圣文森特鹪鹩

St. Vincent Wren Troglodytes musicus

圣文森特鹪鹩(英文名:St. Vincent Wren,学名:Troglodytes musicus),是雀形目鹪鹩科鹪鹩属的鸟类。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圣文森特岛特有的小型褐色鹪鹩,曾被归入莺鹪鹩复合体,2024年依据鸣声与形态差异被提升为独立种。体羽整体为红褐至肉桂色,上体具暗色横斑,下体白色带肉桂晕染,无明显眉纹。该种偏好在茂密灌丛至各类林地的中上层活动,鸣声独特,由清脆哨音与沙哑颤音构成,节奏明显慢于其他近缘种。关于其繁殖、食性、种群动态等基础生物学信息极度缺乏,作为岛屿特有种,面对栖息地丧失、外来捕食者及自然灾害时脆弱性高。

外形特征:体长11.7–14厘米,雄鸟平均全长126.3毫米。整体呈红褐至肉桂色,上体具暗色横斑;飞羽与尾羽具明显暗褐色横纹。过眼纹淡皮黄至白色,耳羽及颊部亦为污白至白色,常带暗褐细纹。下体白色,体侧、胸腹及尾下覆羽染肉桂色,尾下覆羽并具稀疏暗褐小点。雌雄同色,体型差异极小;幼鸟羽色较暗淡,耳羽、胸及下体带灰褐洗,眉纹及过眼纹短而不显,喙短而黑,基部淡黄。翼式10枚初级飞羽(最外侧p10较短)、9枚次级飞羽(含3枚内侧三级飞羽)及12枚尾羽。

鸣叫特征:雄鸟鸣声为辨识关键:由“引言段”轻柔宽带杂音与“主体段”响亮、音调高低交替的哨音组成,形成独特的“高-低”回荡式旋律(“see-soo, see-soo”),整体缺乏其他近缘种常见的延长颤音。常见重复同一歌型数十次,节奏明显慢于同属其他种。警戒时发出短促沙哑责骂声“tch-tch”或“bzzt-bzzt”。雌鸟是否鸣唱尚无记录。

生活习性:留鸟,见于圣文森特岛自海平面至1100米的各类森林、次生林、林缘、灌丛及住宅附近小片林地。多在林下中层至树冠活动,比大陆型“家鹪鹩”更偏树栖;在地面以跳跃方式移动,穿越空地时贴地低飞约1米。以节肢动物为主食,具体食谱与觅食方式尚缺资料。推测具领域性,繁殖期后或有短距离扩散。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极匮乏。偶见利用人工表面筑巢,亲鸟被拍到衔材进出建筑物缝隙。推测与同属一样为单配制,双亲共同育雏。雏鸟晚成性,出壳时裸肤仅具稀疏绒羽,盲眼。繁殖季、求偶行为、巢结构、窝卵数、孵化期及育雏细节均待研究。

区别辨识:在圣文森特岛内无同属近似种,外形、体型及鸣声独特。与邻近岛屿的圣卢西亚鹪鹩科岛鹪鹩等昔日同属莺鹪鹩复合体成员相比,羽色模式相近但鸣声明显不同:圣文森特鹪鹩缺乏延长的终末颤音,旋律高低交替更显著。

保护现状:IUCN: NE(未评估)。因长期被视为莺鹪鹩亚种,尚无针对性保护措施;过去曾被列为“濒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与非繁殖区:仅分布于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的圣文森特主岛;格林纳丁斯群岛仅有一次未证实记录。海拔0–1100米。

其他:2024年,北美分类委员会、Clements名录及IOC世界鸟类名录依据鸣声与形态研究,将其从莺鹪鹩复合体中独立为种。该种与格林纳达鹪鹩在mtDNA系统树上互为姊妹种,但全基因组研究尚缺,种间关系待进一步厘清。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圣文森特鹪鹩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圣文森特鹪鹩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