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岛鹪鹩(英文名:Cozumel Wren,学名:Troglodytes beani),是雀形目鹪鹩科鹪鹩属的鸟类。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科苏梅尔岛特有种,曾被归入广义的莺鹪鹩复合体,2024年起独立为种。体型小,羽色棕褐,翼尾具暗色横斑,无白色眉纹。主要栖息于海拔100米以下的落叶与半落叶林、林缘及半开阔地,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全年留居。鸣声独特,由嘈杂音节与清脆哨音构成,较其近缘种简单。
外形特征:成鸟体长11.3–13.0厘米,体重12.7–14.3克。上体棕褐,腰与尾羽更偏栗色;飞羽与尾羽具明显暗褐色横斑。头侧有狭窄淡黄褐色眼圈及不明显眉纹,耳羽斑驳;下体近白,胸腹部常泛淡棕色,两胁及尾下覆羽肉桂褐色并具暗色横纹。雌雄同色,体型相近。幼鸟与成鸟相似,但背部细纹和头顶暗色纵纹不明显,眉纹较短,胸羽具细暗鳞斑,飞羽及尾羽同时替换,色泽较新。
鸣叫特征:雄鸟发出复杂鸣唱,由少量嘈杂鼻音后接1–2组纯净哨音组成,平均1.6秒;频率1650–6704赫兹,包含约14个元素与3.9种音节类型,末端常呈颤音。常见叫声为宽带噪音“sheh-sheh…”与连珠滚音“jirr-rr-rr…”,功能似警戒与联络。
生活习性:留鸟,不迁徙。栖息于干燥落叶林、次生林与半开阔地的浓密下层植被,亦见林缘及半郊区。在接近地面的枝叶、落叶及树干上觅食,以蜘蛛、蚱蜢、蛾类、甲虫及幼虫等无脊椎动物为主,偶尔空中掠食或翻叶。飞行短而低,多距地约1米。
生长繁殖:繁殖期3–6月,产卵3–6月。雌鸟单独孵卵,雄鸟可能喂食孵卵雌鸟。营巢于天然树洞、岩石缝隙或土岸洞穴,巢材未详。雏鸟晚成性,孵化后需亲鸟喂养,其余繁殖细节尚缺。
区别辨识:科岛鹪鹩在体型、羽色及鸣声上均与同属其他种有明显差异,与异域分布的南鹪鹩及圣卢西亚鹪鹩最接近,但可通过缺乏白色眉纹、羽色较单一及鸣声结构简单加以区分;与同域物种无相似者。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墨西哥列为近危需特别保护。栖息地丧失及飓风为潜在威胁,暂无专门保护行动。
地理分布:仅见于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以东17.5公里的加勒比海科苏梅尔岛,海拔0–100米。无引入记录及域外记录。
其他:2024年前长期被视为广义的莺鹪鹩复杂群之一亚种,后因形态、鸣声及遗传研究被提升为独立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科岛鹪鹩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科岛鹪鹩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