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莱塔鹃鵙(英文名:Malaita Cicadabird,学名:Edolisoma tricolor),是雀形目鹃鵙科Edolisoma的鸟类。所罗门群岛马莱塔岛特有的小型鹃鵙。雄鸟具醒目的黑、中灰、淡灰三色羽毛,雌鸟通体粉灰。该种过去被视为黑腹鹃鵙的亚种,现因雄鸟独特的黑色颈环、银灰色翼斑、明显不同的鸣声及深度遗传分化而被提升为独立种。
外形特征:体长约21厘米。雄鸟头顶与背部中灰色,上翼覆羽及三级飞羽同色;颈背具宽阔黑色半环;初级飞羽、尾羽及覆羽黑色;肩羽及次级飞羽外缘极淡灰色;额、头侧、颈侧、喉及整个下体黑色;虹膜深褐,喙与脚黑色。雌鸟整体灰色,头部亦然,翼部图案似雄鸟;尾羽深灰,末端及外侧羽端渐黑并具灰色端斑;眼灰色。幼鸟据推测与被拆分的黑腹鹃鵙幼鸟相似:体羽淡黄褐色并具褐色横斑,下体横斑明显;飞羽暗褐色,羽缘及羽端淡黄褐;中央两枚尾羽灰色,其余较成鸟褐色且羽端淡黄褐。
鸣叫特征:发出粗糙或带颤音的向上滑音“vrhee”、“vvrreeeoo”或“toe-hee”,常连续重复多达10次。
生活习性:仅见于马莱塔岛森林,包括原生林、次生林及林缘,偏好丘陵而非低地。通常单独、成对或三五只小群活动,偶尔形成多达八只的小群;常加入混合种觅食群。主要在林冠层觅食,以突袭或悬停方式捕捉昆虫,亦会啄取果实。
生长繁殖:暂无繁殖资料。
区别辨识:雄鸟比过去同种且异域分布的黑腹鹃鵙体型小;后者雄鸟头顶灰色,颈背斑纹变化大,初级飞羽及初级覆羽具灰色羽缘,上翼覆羽及次级飞羽羽缘的灰色更深。
保护现状:IUCN:NE(未评估)。因从黑腹鹃鵙拆分后尚未单独评估;拆分前原种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属所罗门群岛特有鸟区内的狭域物种,对采伐及退化森林的适应能力尚不清楚。
地理分布:繁殖区与非繁殖区均仅限所罗门群岛南部的马莱塔岛。
其他:系统分类复杂,分子研究显示本种与黑腹鹃鵙互为姐妹群,二者再与包括阿岛鹃鵙、苏岛鹃鵙、黑肩鹃鵙、邦盖鹃鵙、长嘴鹃鵙、帕劳鹃鵙及灰顶鹃鵙等在内的大支系构成姐妹关系。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马莱塔鹃鵙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马莱塔鹃鵙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