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盖鹃鵙(英文名:Banggai Cicadabird,学名:Edolisoma pelingi),是雀形目鹃鵙科Edolisoma的鸟类。仅分布于苏拉威西岛以东帮盖群岛的小型鹃鵙。雄鸟整体深灰,面部、翼及尾呈黑色,雌鸟则通体红褐,下体淡黄褐而无斑纹。曾被视为广布种长嘴鹃鵙之一亚种,现因羽色、鸣声及地理隔离被独立成种。
外形特征:体长 24–27 厘米。雄鸟:整体中灰色,眼先及眼前方略呈更暗的黑色,中、大覆羽黑色,飞羽外缘淡灰,背、腰、尾上覆羽与尾羽均深灰至黑色,下体与上体同色但稍浅。雌鸟:上体红褐橄榄色至褐红色,头顶至尾上覆羽一致暖褐色;下体为纯净而浓的桂皮肉桂色,无横纹或斑点。幼鸟及亚成鸟羽色尚无描述记录。
鸣叫特征:鸣声资料稀少,现有唯一录音推测为其“歌声”,为重复的双音节下滑哨音,第二音略低,音质尖锐,似“chee-che…chee-che…”。另有单音“weet”的叫声记录,但样本极少,需更多研究。
生活习性:留鸟,栖息于海拔约 1,500 米以下的各种森林及林缘环境。通常单独、成对或 6 只以下小群活动,在林冠中上层觅食,推测以昆虫为主,取食方式与同属其他种类类似,多自枝叶间啄取猎物。
生长繁殖:尚无巢卵、求偶、孵化等相关记录,繁殖生态需进一步研究。
区别辨识:在帮盖群岛范围内,无相似种类重叠。雄鸟以整体灰色与黑色翼尾的组合易辨;雌鸟独特的红褐上体与无斑肉桂色下体,与任何潜在混淆种均明显不同。与曾被视为同种的奥比鹃鵙相比,本种雌鸟羽色更鲜艳、下体无横纹,鸣声亦有差异。
保护现状:IUCN: NE(未评估);此前作为奥比鹃鵙的亚种时列为“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与非繁殖区一致,仅限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以东的邦盖群岛(Banggai Archipelago)。
其他:本种从长嘴鹃鵙复合体中独立,后又与奥比鹃鵙分离,成为单型种 pelingi,无亚种分化。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邦盖鹃鵙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邦盖鹃鵙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