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灰鹟(英文名:Asian Brown Flycatcher,学名:Muscicapa dauurica),是雀形目鹟科鹟属的小型鸟类。直译: 亚洲褐鹟。名称源自拉丁语‘muscicapidae’,意为‘捕蝇者’。分布于亚洲中部、东部至印度和东南亚,部分种群在东亚、日本、喜马拉雅山脉繁殖,冬季迁徙至南亚热带地区,如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及印尼。北灰鹟体长约13厘米,尾部翘起,上体灰褐色,随季节转灰,下体中央近白色,两胁带灰色调。
外形特征:北灰鹟体长12-14厘米,重7.8-16克,头部大,眼显大,尾部短。指名亚种为灰褐或灰棕色头部和上体,两颊有宽的白色线条(新羽更明显),白色眼圈,不明显的短暗色髭纹;冠羽中心暗色形成轻微斑点状外观;飞羽深棕色,边缘灰棕色;上翼覆羽和次级飞羽边缘新鲜时淡灰白色,磨损时灰灰色;尾部深棕色,尖端微白;颏部和喉中心白色,喉侧和胸部融合灰色,腹部至尾下覆羽白色。虹膜深棕色,上喙深角质色,下喙黄色或黄角质色,尖端角质色;腿黑色。雌雄相似,幼鸟上体斑驳,翼及下体更白,胸有狭窄暗色鳞片状纹,首年鸟似成鸟,但具白色或黄白色大覆羽尖。
鸣叫特征:鸣唱由高调的颤音和哨声组成,叫声包括干涩的‘zi,zi’连串声和喳喳声。
生活习性:北灰鹟偏好低地开阔的温带和亚热带成熟及次生阔叶林,也见于混合松树、河谷中的桦树和落叶松林,海拔可达1800米。迁徙时,也会出现在沼泽森林、公园、大型树木花园、果园、红树林和灌木丛中。从栖处捕食昆虫,回至栖处后尾作独特的颤动。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5-7月在北部地区,4-6月在南部。独居,有领地性。巢为小而紧凑的杯状,由苔藓、地衣、草、羽毛、植物纤维和蛛丝构成,通常位于离地面2-18米的裸露水平枝上。每窝产2-4枚卵,由雌鸟孵卵,通常由雄鸟喂养。具体孵化期和育雏期未知。
区别辨识:北灰鹟与白腹蓝姬鹟雌鸟区别在于后者体型更大且无浅色眼先。与乌鹟、斑鹟的区别在于北灰鹟翼长不长于尾长,乌鹟翼长于尾长,斑鹟翼长几乎是尾长的两倍。乌鹟胸及两胁有褐色斑纹;斑鹟下体有显著纵纹,眼圈不同于北灰鹟和乌鹟的白色,易于识别。北灰鹟胸及两胁为均匀灰色,无斑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日本、东北亚、喜马拉雅山脉,迁徙至南亚热带地区,如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及印尼。在中国分布于华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其他:历史上,有时被认为与灰胸鹟和松岛鹟同种;褐纹鹟有时归入北灰鹟,需进一步研究。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北灰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