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鳽(英文名:Forest Bittern,学名:Zonerodius heliosylus),是鹈形目鹭科林鳽属的鸟类。独树一帜,拥有独特的黑白横斑纹覆盖全身与翅膀,长而直的嘴和细长的腿趾,胫部部分裸露,呈现出典型的涉禽特征。栖息于新几内亚的低地森林溪流边,羞怯的鸟种。
外形特征:林鳽体长约65至71厘米,羽毛呈棕色和淡褐色条纹,黑色的冠羽和长而锋利的喙为其显著特征。背部和翅膀为深褐色,饰以精细的淡褐色条纹,臀部和下背部为灰白色,覆羽边缘带有暗色尖端,下体颜色从淡褐色到白色不等。胸羽延长并覆盖胸部,雌雄同色。腿和趾细长,胫部部分裸露,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
鸣叫特征:关于其声音和鸣叫行为的了解甚少,仅记录到低沉的咕噜声,推测可能有类似大麻鳽的轰鸣声。
生活习性:林鳽生活在密林中的溪流、河流、池塘和沼泽地带,海拔高度主要在100至300米之间,偶尔可达1430米。它独自觅食,隐藏在水边的植被中,以小鱼、甲壳类动物(如螃蟹)、水生昆虫、蛇和蜥蜴为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可能与季风有关,大约在4月至6月间。林鳽是单独繁殖的,曾在4月中旬发现位于新几内亚北部,靠近溪流的相对开阔森林中,离地面约12米高的树上有一个单个雏鸟的巢穴,巢由树枝和小枝构成。
区别辨识:与褐麻鳽相比,林鳽拥有更长的喙和横纹的羽毛,而非垂直条纹;与的区别在于其黑色的冠羽和横纹的羽毛。雌鸟体型略小,腿部颜色更均匀的黄绿色。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全球数量估计少于10,000只,分布范围约625,000平方公里。由于观察记录稀少,近15年来仅有约30次记录,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的极西部。
地理分布:分布在新几内亚的低地森林、萨拉瓦蒂岛(四王群岛,西北部,新几内亚)、阿鲁群岛(西南部,新几内亚)。
其他:尽管目前看来该物种未受到猎杀威胁,但由于低地森林的广泛采伐,尤其是沿水道地区的砍伐,林鳽可能面临生存威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林鳽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