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鳽(英文名:Eurasian Bittern,学名:Botaurus stellaris),是鹈形目鹭科麻鳽属的鸟类。俗名: 大麻鹭、蒲鸡、大水骆驼,属于大型鹭类,体长64-80厘米。全身呈麻褐色,头部黑褐色,具黑色纵纹,翼展时可见黑色横纹。分布广泛,主要栖息于欧洲、亚洲东部及非洲的河流、湖泊、池塘边的芦苇丛、草丛和灌木丛,以及沼泽和湿地。近年来,由于农田开发和环境破坏,种群数量显著下降。
外形特征:大麻鳽体态敦实,体长64-80厘米,体重雄鸟750-2060克,雌鸟650-1150克,翼展125-135厘米。头部黑色,脸部和颈部黄褐色,带棕色条纹;上体金棕色,有黑色斑点和条纹。喙黄色,虹膜黄色,脚和腿绿色。性别间存在颜色差异,雌鸟比雄鸟标记较淡。幼鸟的帽和髭须更浅更棕色,背部图案不那么明显。
鸣叫特征:雄鸟的独特叫声为深沉的轰鸣声,可传播数公里,常在繁殖季节的傍晚和清晨听到。雌鸟回应雄鸟的叫声为“wumph”。
生活习性:大麻鳽偏好栖息于芦苇床和沼泽,主要在夜间和黄昏活动,白天常隐藏于芦苇或草丛中。它以鱼类、小哺乳动物、鸟类幼雏、两栖动物、甲壳类和昆虫为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可能出现在开阔水域甚至城市区域。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春季至夏季,筑巢于芦苇丛中,雌鸟负责孵化4-6枚橄榄褐色卵约25-26天。雏鸟出生后2-3周能行走,1.5-2个月后能独立飞行。
区别辨识:与夜鹭亚成鸟相比,大麻鳽上体无苍白斑点,且通常在地面附近活动。与美国麻鳽相比,上体有精细斑点和网纹,翼下覆羽更灰更淡,体型较小,喙较长且较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东部和非洲。非繁殖期间分布于非洲、远东北部。
其他:大麻鳽的叫声和隐蔽习性使其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神秘色彩,如出现在《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大麻鳽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大麻鳽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