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乔治亚鸬鹚

South Georgia Shag Leucocarbo georgianus

南乔治亚鸬鹚(英文名:South Georgia Shag,学名:Leucocarbo georgianus),是鲣鸟目鸬鹚科蓝眼鸬鹚属的鸟类。体型较大的海洋性黑白双色鸬鹚,体长约72-75厘米。分布于南冰洋的Shag Rocks、南乔治亚、南桑威奇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以其明亮的蓝眼睛和醒目的柑橘色鼻肉冠为显著特征。

外形特征:南乔治亚鸬鹚是一种大型的海洋性鸬鹚,体长约72-75厘米,翼展可达27-30.4厘米,雄鸟的翼和尾巴长度大于雌鸟。头部、背部和尾部覆盖着黑色的羽毛,颈部、胸部至腹部为白色。拥有蓝眼睛和醒目的柑橘色鼻肉冠。喙强而长,末端有钩,适于捕鱼;下喙基部有喉囊;鼻孔小,在成鸟中几乎不可见;颈细长;脚位于体的后部,后趾较长,有蹼相连。

鸣叫特征:雄鸟发出吠叫和呻吟声,雌鸟则会发出嘶嘶声,叫声与南极鸬鹚非常相似。

生活习性:南乔治亚鸬鹚擅长潜水,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为食,能在水中利用长而带钩的嘴捕捉猎物。通常栖息于近水的岩崖上,飞行能力强。它们在捕猎时,会将头部扎入水中追踪猎物,利用翅膀和脚蹼并用来帮助游泳。捕获猎物后需浮出水面吞咽。

生长繁殖:南乔治亚鸬鹚在11月至12月间繁殖,通常形成小型群落,有时可达数百对,密度各异。巢穴建在地面,甚至雪地上,由海藻、草、泥和排泄物构成,有时几乎完全由企鹅的尾羽组成。每窝产2-3枚蓝色卵,孵化期为28-31天,幼鸟孵化后65天左右羽毛长全。双亲共同参与孵化和抚育工作,喂食时,亲鸟将半消化的鱼肉储存在粗大的食管内,雏鸟会在亲鸟的口腔内啄食。

区别辨识:南乔治亚鸬鹚南极鸬鹚极为相似,但两者分布区域并不重叠。南乔治亚鸬鹚的头侧黑色部分介于较大喙的蓝眼鸬鹚蓝眼鸬鹚之间,雄鸟的喙通常较小,耳覆羽通常大部分为白色或一半为白色。

保护现状:IUCN:NE(未予评估)。总数量约7500对,包括南乔治亚的近4000对,南奥克尼群岛约2000对(包括Signy岛上的830对),Shag Rocks有1000对,南桑威奇群岛有100-1000对。过去曾因接近捕鲸船而被大量捕食,目前未受到特定威胁。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冰洋的Shag Rocks(位于南乔治亚西部)、南乔治亚、南桑威奇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西南大西洋南部海域)。在Laurie岛(南奥克尼群岛)的无冰区,1994年12月发现了7个繁殖群落,共668对繁殖对,巢穴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海岸的岩石岛屿上。

其他:南乔治亚鸬鹚在过去因为习惯性地在捕鲸船附近低飞而被频繁捕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南乔治亚鸬鹚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南乔治亚鸬鹚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