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苇鹪鹩

Carolina Wren Thryothorus ludovicianus

卡罗苇鹪鹩(英文名:Carolina Wren,学名:Thryothorus ludovicianus),是雀形目鹪鹩科卡罗苇鹪鹩属的鸟类。又称茶壶鸟,活跃于北美东部至中美洲的鸣禽,主要分布在东部美国和中美洲,南部美国尤其常见,几乎每片树林都有其身影。这种小鸟上体锈褐色,下体肉桂色,具有醒目的白眉纹,叫声响亮多变,雌雄同型,常藏匿于茂密植被中。

外形特征:卡罗苇鹪鹩体型介于12.5至14厘米,翼展约29厘米,重18至23克。头部和背部呈亮板栗褐色,肩部和大飞羽覆有小白斑,次级飞羽具黑色斑纹。尾巴棕色,有黑色条纹。眼眉白色,沿肩部延伸,下颌和喉部灰白色,胸腹转为浅黄色,臀部灰黄色。虹膜红褐色,喙柠檬色,腿呈果肉色。雌雄外观相似,但雄鸟略大。

鸣叫特征:雄性卡罗苇鹪鹩发出一系列快速的口哨声,通常被描述为"茶壶-茶壶-茶壶",响亮而欢快,易于识别。

生活习性:卡罗苇鹪鹩栖息于多种环境,包括橡木、榆树、松栎等林地,偏好湿润低地而非高海拔干燥森林。它们频繁出没于城市郊区和公园,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也会食用小型脊椎动物和植物。冬季会光顾喂食站。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3月下旬开始至8月初结束。鸟巢为拱形,侧入口,由雄鸟主导搭建,雌鸟辅助。巢建于树洞或人造结构中,距地面1至3米。雌鸟产3至6枚蛋,独孵12至16天,雏鸟在12至14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比氏苇鹪鹩相比,卡罗苇鹪鹩更大,有明显的长喙和后趾,背部颜色更深,腹部更暖色调。与莺鹪鹩的区别在于体型和喙的长度。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北美东部,从加拿大东南部和美国东部至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在墨西哥东南部、中美洲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其他:自19世纪晚期以来,随着气候变暖,卡罗苇鹪鹩的分布向北扩展显著。冷冬对局部种群影响严重,但数年内可恢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卡罗苇鹪鹩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卡罗苇鹪鹩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