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眉蝗莺

Gray's Grasshopper Warbler Helopsaltes fasciolatus

苍眉蝗莺(英文名:Gray's Grasshopper Warbler,学名:Helopsaltes fasciolatus),是雀形目蝗莺科Helopsaltes的鸟类。体型略大。外表奇特似鸫,性情极为羞怯,常匿于茂密的底层植被中。上体橄榄褐色,具明显的白色眉纹和深色眼纹,脸颊灰暗。分布于中国北方、朝鲜半岛、日本北部,冬季迁至印尼群岛和新几内亚西部。在中国大陆,见于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多地,是国家三有保护鸟类。

外形特征:体长16.5-18厘米,体重24-31克。体型大,喙强健,尾长渐尖,羽端尖锐,体羽无纵纹。成鸟上体橄榄褐色,臀部更为橙黄,头顶略带灰色;头部两侧橄榄褐色,眼周颜色较深,有明显白色眉纹;脸颊斑驳灰黄色;背部、翼覆羽、三级飞羽边缘和飞行羽橄榄褐色,与背部颜色一致;尾羽暗橙褐色;下体白色,胸部、喉部和上胸通常带有暗色斑点;两胁橄榄褐色,尾下覆羽肉桂色;虹膜深棕色或中棕色;喙上颚深棕色或黑色,下颚灰肉色或淡灰棕色,前端较暗;腿肉粉色或肉黄色至淡棕色。幼鸟上体比成鸟更暗,常带锈色,眉纹、脸颊和下体泛橄榄黄色,从下巴到胸部有更明显的深棕色斑点。

鸣叫特征:鸣唱由丰富、柔和、悦耳的音符组成,声音响亮、爆发力强,类似八哥的“tryt-to tryt-to trytorytoryt”,结尾部分快速,持续约2-3秒,频率在1-5千赫兹之间,间隔约2秒连续重复长达20分钟;接触叫声为颤音“cherr-cherr…”,独特的“tek-tek”,或“terreck-terreck, terreck terreck-terreck...”,以及尖锐的“chuck”。秋季迁徙时很少鸣叫,但春季迁徙的个体非常善鸣。冬季也能听到鸣唱,但在繁殖季节主要在黎明和黄昏时分。

生活习性:栖息于河流谷地草甸、针叶林边缘、森林空地和竹丛中,偏好高草丛、草地灌丛、荨麻(Urtica)丛和灌木丛,以及次生植被。主要见于低地和沿海地区。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灌木丛、森林边缘和高草丛中,海拔可达1000米(华莱士地区苏拉威西岛)和1800米(新几内亚)。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6月中旬至7月初。领域性强。巢为大型深杯状,由枯叶和干草茎构成,内部衬以更细的茎,置于湿润土壤上,覆盖着树叶和树枝,位于荨麻丛中、草丛旁或小灌木下。每窝产卵3-4枚;孵化期约15天;雏鸟期约14天。

区别辨识:苍眉蝗莺北蝗莺小蝗莺的区别在于完全无纵纹;与史氏蝗莺的区别在于白色的喉部和灰白色的眉纹;与库页岛蝗莺的区别在于喉部颜色、眉纹宽度和下体褐色程度。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欧和东欧的广泛范围内常见至相当常见。在西伯利亚局部地区常见,在中国较为少见。朝鲜北部的繁殖报告未经证实,仅记录了五次。在非繁殖区内广泛分布且常见,多个岛屿的记录(如苏卢、布罗、安汶、塞拉姆、奥比、巴坎、哈马黑拉、特尔纳特和莫罗泰)表明种群健康。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的森林砍伐可能改善了该物种在其越冬地的生存条件。

地理分布:繁殖于欧亚:俄罗斯南部和蒙古北部至俄罗斯东南部,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和日本北部;非繁殖于印尼群岛和新几内亚西部。

其他:曾与库页岛蝗莺视为同一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苍眉蝗莺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