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脸刺莺(英文名:Southern Whiteface,学名:Aphelocephala leucopsis),是雀形目细嘴莺科白脸刺莺属的鸟类。小型的澳大利亚本土鸟类,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干旱地区,排除塔斯马尼亚岛。主要栖息在干燥的开阔林地和灌木丛中,以昆虫为主食,也吃种子和叶子。白脸刺莺具有独特的白色面部标记,身体上部呈灰褐色,下部白色,两性外观相似。
外形特征:体长约11.5厘米,外形丰满,尾巴短,喙粗壮,类似雀类。上体灰褐色至灰棕色,下体白色,腹部有时带有灰色调,两胁可能呈现灰色或红褐色。头部最显著的特征是白色的前额带,边缘黑色,从额头中央延伸到喙基部,尾羽黑色,末端白色。幼鸟相似于成鸟,但黑色面部条纹不明显,翼上覆羽边缘浅棕色。存在两个亚种,castaneiventris亚种的两胁呈赤褐色,脸部更白,羽毛颜色较淡,臀部有时带浅红褐色,胸部两侧的灰褐色调较淡。
鸣叫特征:经常发出持续的尖锐颤音系列,类似于仙鹟(Malurus)的声音,但更为响亮。也会发出沙哑的、类似Sericornis的责骂式叽喳声,以及‘wit, wit-awit’的飞行叫声。castaneiventris亚种的叫声较为柔和,不那么有力,略带尖锐,活力稍减。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澳大利亚南部的阿卡西亚(Acacia)和桉树(Eucalyptus)林地和灌木丛,特别是在mulga林区,也出现在mallee地带,通常有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的下层植被,尤其是盐生植物(Atriplex)和蓝灌木(Maireana),以及Eremophila。偶尔在柏松(Callitris)林地和灌木丛中发现。它们通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有时会形成较大的松散群落,多达60只。主要在地面觅食,有时也在小树和灌木中活动,偏好裸露区域或树木、灌木或灌木丛基部的稀疏植被中寻找食物。会探查枯枝上的树皮。经常参与由同类(栗胸白脸刺莺和斑纹白脸刺莺)、红喉刺莺、Acanthiza属物种、红头鸲鹟、棕啸鹟、黑白扇尾鹟和黑脸燕鵙组成的混合觅食群。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记录在全年各月,主要集中在7月至11月和3月至4月;一季可能育雏多次。主要以成对形式筑巢,但也存在社群性和合作性繁殖现象。巢为大型穹顶状结构,侧面或顶部有入口,有时有遮盖,由柔软的树皮、草、根须、毛发、羽毛、羊毛、树枝和细枝构成,有时加入软花、蜘蛛网、苔藓、枯叶和线或布料,常以羽毛、毛发或羊毛内衬,通常置于树洞、灌木、栅栏柱或建筑物中的空穴中。高度机会主义,会利用人造物品(如锡、衣物),甚至有记录显示使用牛头骨。一窝产卵2至6枚,通常3或4枚,蛋色从白色到浅米色,可能带粉红色调,密集地斑点和不规则地带有棕色至红褐色的斑块,标记通常集中在大端;确切的孵化期未知,据说约为22天,但这一数据有争议;雏鸟由双亲共同喂养,若有帮手在场也会参与喂食,育雏期超过19天。巢穴可能会被霍氏金鹃寄生。
区别辨识:与其他白脸刺莺物种相比,外观略显暗淡,缺乏胸带,这是斑纹白脸刺莺和栗胸白脸刺莺所具有的特征。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西部、中部和南部地区,不在塔斯马尼亚或大陆沿海地区。偏好阿卡西亚木地,尤其在mulga和抗旱的chenopod灌木物种,包括盐生植物和蓝灌木为主的林地。
其他:白脸刺莺的两个亚种为:指名亚种和castaneiventris亚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脸刺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