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燕鵙

Black-faced Woodswallow Artamus cinereus

黑脸燕鵙(英文名:Black-faced Woodswallow,学名:Artamus cinereus),是雀形目燕鵙科燕鵙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及小巽他群岛东部的鸟类。体长18至19厘米,重32至40克,拥有蓝灰色喙与黑色面罩,灰羽色较淡于胸部,翅膀较深,银色下翼,尾部黑色带白色尖端。自1993年以来,因不适当的火政导致植被增厚,其数量在卡奔塔利亚半岛有所下降。

外形特征:成鸟头部及上体呈棕灰色,面部黑色延伸至喉部,臀部和尾上覆羽黑色;尾羽黑色,除中央一对外其余尾羽宽幅白色尖端;喉部及下体较上体略浅的棕灰色,大腿黑色,腹部黑色(偶尔可见小量白色尖端);虹膜棕色;喙浅蓝灰色,尖端黑色;腿浅板岩灰色。幼鸟与成鸟相比,冠至颈背更偏棕色并有白色斑纹,面部黑色较暗淡,上体棕色且有厚重的白色条纹,飞羽狭白边,喉咙和下体有细白纹。亚种在羽毛色调、腹色和体型上有所不同。

鸣叫特征:非常善于鸣叫,几乎每一次移动都伴有叫声。具有嘈杂的叽喳声,类似欧乌鸫的攻击敌人的声音;更高、拉长的‘tchiff-tchiff-tchiff’作为接触信号;柔和的啾啾歌调,融入了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以及自己种类的各种声音。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的林地、灌木地和耕作区,但不会出现在密闭森林,那里被暗燕鵙所取代。一般定居,但在澳大利亚北部有报道显示有移动行为,不过这种移动的性质尚不确定。以昆虫为食,捕食多种无脊椎动物。当蝗虫大量出现时,会成为专门的猎手。主要在空中觅食,通过翱翔和拖网方式捕食,也会从栖息处追逐猎物。在大风天气,从低矮的栖息处或地面抓取猎物。单独或成对觅食,有时形成小群,常与其他物种混群。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主要在春季到初夏,但全年除六月外均有记录。通常合作繁殖,群体可达六只。巢为浅开杯状,由根须、树枝和草松散构成,有时内衬更细腻的材料,经常未内衬而编织稀疏,以至于从下方可以看到蛋;位于树或灌木3至15米高处,或人工场所如电线杆、高压塔或围栏柱。一窝产1至5枚蛋,通常3至4枚;双亲及任何助养者共同孵化,周期13至14天,偶尔长达17天;雏鸟由全体群员照顾喂食,巢中养育期约18天。

区别辨识:与同属其他物种相比,黑脸燕鵙的显著特征在于其独特的面部黑色面具,以及灰褐色的羽毛颜色。亚种间差异主要在于尾部腹侧的颜色(白色或黑色)和体型大小。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及小巽他群岛东部,包括帝汶岛。在澳大利亚占据大部分大陆,除了东南沿海边缘。在卡奔塔利亚半岛,黑脸燕鵙金肩鹦鹉和雀类关联密切。

其他:五种亚种已被确认,它们的分布区域受到地理障碍如大分水岭、格雷戈里山脉和卡奔塔利亚草原东缘的分割。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脸燕鵙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