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带翠鸟

Javan Blue-banded Kingfisher Alcedo euryzona

蓝带翠鸟(英文名:Javan Blue-banded Kingfisher,学名:Alcedo euryzona),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的珍稀鸟类,体型较小,以森林中的溪流和河流为栖息地,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银蓝色背部和尾部,宽阔的蓝绿色胸带,以及白色的喉部。雄鸟腹部白色,喙全黑;雌鸟腹部橙色,下喙基部红色。因栖息地破坏而极度濒危。

外形特征:蓝带翠鸟体长约20厘米,重34至38克。雄鸟背部黑色,点缀翠蓝色羽毛,脸部下方有大片白色斑块。胸腹橙黄色,肩胛、尾巴及翅膀上有鲜明的天蓝色斑块,与黑色身体形成对比。腿爪橙红,虹膜深棕。雌鸟深褐色,无蓝色胸带,腹部、脖子、小尾巴及翼下橙红色。颌骨灰黑,下部红橙色。喙粗直,长而坚实,呈圆脊形,翼尖长,尾短圆,体羽鲜艳,具蓝绿光泽。头大颈短,翼短圆,尾短,嘴长尖,脚短,趾细弱,第4趾与第3趾大部分并连。

鸣叫特征:发出刺耳的叫声,类似于普通翠鸟的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热带湿润低地森林、红树林及河流边,偏好隐蔽的中型永久性溪流,活动范围在海平面至1250米高度。以小鱼为主食,兼食甲壳类、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偶尔捕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眼睛能在水中迅速调整视角,捕鱼技巧高超。

生长繁殖:在土崖壁或堤坝挖掘隧道式巢穴,卵直接产在巢穴地面,每窝产卵6至7枚,纯白色,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喂雏。

区别辨识:普通翠鸟相比,整体色彩较暗淡,缺乏眼后明亮的橙白色斑块。雌鸟的橙色腹部和红基下喙区分为蓝带翠鸟与其它同属物种。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繁殖区域与非繁殖区域一致。

其他:马来蓝带翠鸟曾被认为是同一物种,后基于形态差异被区分为两个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带翠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带翠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