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褐金丝燕(英文名:Drab Swiftlet,学名:Collocalia neglecta),是雨燕目雨燕科侏金丝燕属的鸟类。原生于印度尼西亚的东小巽他群岛。其体型小巧,尾部呈方形,胸前与腹部显现出脏白色调,上体蓝灰色带有光泽,喉部为中灰色。曾在分类学上被认为是白腹金丝燕的一个亚种。
外形特征:淡褐金丝燕长约9至10厘米,体重介于5至11克之间。拥有方形尾羽,上体呈现蓝灰色并带光泽,喉部中灰色,腹部白色,侧腹斑驳,尾下覆羽深色。亚种间存在差异,如perneglecta亚种颜色更深,羽毛光泽更明显。部分亚种的臀部有不同程度的白色标记。
鸣叫特征:叫声较为沉寂,最常见的是重复的、略带喉音的‘krrr’或‘churrr’声,通常在筑巢或栖息地附近听到。此外,还发出较长的多音节叫声,具有类似刮擦声的音质。
生活习性:淡褐金丝燕在多种生境中可见,包括森林地带,偏好湿润环境而非干旱区。在低地雨林中,它们活跃于森林上空、边缘以及非森林区域。海拔分布广泛,从海平面到高山地带均有记录,如新几内亚的卡尔斯滕茨山脉高达4500米。它们常以群体形式活动,与同类及其他燕子、雨燕共同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主要在2月至3月期间,蛋产期从3月持续至8月,孵化期约19至24天,平均21.5天。雏鸟哺育期变化大,若双胞胎皆存活,则平均42天;单只存活平均38.5天;仅一鸟孵化则平均36天。繁殖成功率平均57%,每窝产出1.1只幼鸟。
区别辨识:与白巢金丝燕相比,淡褐金丝燕体型更小,尾部无明显凹陷,且腹部为白色。亚种间在颜色深浅、光泽程度及臀部白色斑点上有细微差别。
保护现状:IUCN:NE(未予评估)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小巽他群岛中东部及南部,包括新几内亚、苏拉威西、爪哇等地。
其他:在尼科巴群岛,该物种数量似乎正在增加,而爪哇金丝燕的数量因过度采集而减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淡褐金丝燕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淡褐金丝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