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岛鹊鸲

Kangean Shama Copsychus nigricauda

康岛鹊鸲(英文名:Kangean Shama,学名:Copsychus nigricauda),是雀形目鹟科鹊鸲属的鸟类。印度尼西亚康厄安群岛特有种,曾被视为白腰鹊鸲复合体成员,后因遗传与形态差异独立成种。其尾羽几乎全黑,外侧仅具窄白端,腹肛区白色而非橙红。因笼鸟贸易的急迫需求,该鸟已从主岛消失,现仅存于1–2座保密小岛,虽尚未正式评估,但极危无疑。

外形特征:中等体型鸣禽,具长而渐尖尾。成鸟头顶至背、尾表为亮泽蓝黑;颏至上腹浓橙栗色;肛区及尾下覆羽纯白;腰部白色尤为显眼;尾羽几乎全黑,仅外侧1–2枚具细小白端。雌雄同色,唯雌鸟尾略短。嘴黑色,脚粉灰色。幼鸟上体灰褐,下体污白,胸、头及背部散布淡棕斑;翼覆羽具两道淡棕色翼斑;腰部白色仍显著。

鸣叫特征:歌声丰富而悦耳,被形容为比大陆白腰鹊鸲更响亮、更低沉、更饱满。

生活习性:留鸟,栖息于康厄安群岛的低地次生林及成熟灌丛。对森林干扰具一定耐受性,只要残存部分原生植被即可生存。主要食物为节肢动物。

生长繁殖:野外繁殖资料完全空白,推测与白腰鹊鸲相似。笼养条件下被用于与其他鹊鸲杂交以获取大型个体及黑色尾羽。

区别辨识:与同域分布种无混淆可能。与白腰鹊鸲邻近亚种相比,尾羽几乎全黑(后者外尾羽具大面积白斑);腹肛区白色而非橙色。体型大于爪哇鹊鸲,体重约40–42克,后者22–25克;下腹橙栗色,拉沃鹊鸲为污白色。

保护现状:虽尚未正式列入IUCN红色名录,但依据笼鸟贸易导致的急剧衰退,几乎肯定符合极危标准。极可能已从康厄安岛和帕利亚特岛灭绝,仅剩1–2座未公开小岛残存。

地理分布:繁殖区:印度尼西亚爪哇海康厄安群岛(Kangean Archipelago),历史上记录于康厄安岛(Pulau Kangean)与帕利亚特岛(Paliat),现或已局部灭绝;塞潘姜岛(Sepanjang)无记录。非繁殖区:无迁徙,为留鸟。

其他:印尼语俗名“Murai Kangean”。系统分类上曾长期被视为白腰鹊鸲的亚种,2019年基于遗传与羽色研究独立成种,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康岛鹊鸲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康岛鹊鸲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