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腹歌雀

Chestnut-bellied Euphonia Euphonia pectoralis

栗腹歌雀(英文名:Chestnut-bellied Euphonia,学名:Euphonia pectoralis),是雀形目燕雀科歌雀属的小型鸟类。雄鸟具有独特的金属蓝头部至胸部和全身上部,下腹部呈深栗色,肩部金黄色;雌鸟则主要是橄榄绿色,冠部灰色,喉部和腹部中央也是灰色,两胁和侧腹部黄橄榄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暗赤褐色。分布于南美东部,包括巴拉圭东部、巴西中部和东南部以及阿根廷东北部。

外形特征:体长约11厘米,体重15至16.5克。雄鸟拥有光泽金属蓝色的头至胸及整个上体,包括翼上覆羽,飞羽和尾部暗淡,边缘和金属蓝色调(初级飞羽较少)。下腹部和下部呈深栗色,除金属蓝色大腿外,常有突出的金色胸部羽毛簇。雌鸟前额冠暗黄,其余冠部至颈背中央灰色,上体橄榄色;下体大部分灰色,两侧和侧腹黄橄榄色,臀部和尾下覆羽深赤褐色。

鸣叫特征:发出一系列低沉的粗哑颤音,‘j’a’a’a’a, j’a’a’a’a, j’a’a’a’a...’,节奏较慢,类似棕腹歌雀的叫声。

生活习性:生活在湿润森林的树冠层,沿森林边界和树散的开阔地带。觅食小果实,包括梅拉斯特姆、寄生植物、寄生仙人掌、Cecropia、棕榈和茄属植物的果实,也观察到其捕食树皮表面的小节肢动物。通常单独、成对或以小群体出现,常与混合物种群一起活动。觅食高度从中层到树冠,经常在开阔处停歇,如Cecropia树,活跃且容易被看到。

生长繁殖:繁殖报告在1月于巴西东南部(里约热内卢)和8月在巴拉圭。筑造类似同类的圆顶形巢,有小侧入口,由苔藓和蕨类植物制成,距地面约2米或略高,隐蔽在树干侧面,悬根中的附生蕨类植物中,或大枝上的附生植物中,或灌木的树枝中;两个巢穴位于陡峭河岸的壁龛中。一巢含3枚卵。无其他信息。

区别辨识:雄鸟与棕腹歌雀主要通过颜色更深,尤其是下腹部来区分。雌鸟前额暗黄,其余冠部至颈背中央灰色,上体橄榄色,下体大部分灰色,两侧和侧腹黄橄榄色,臀部和尾下覆羽深赤褐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东北极端和巴拉圭东部相对常见和广泛分布。虽然在其分布范围内森林砍伐严重,但在剩余森林中数量众多。出现在多个保护区,如伊瓜苏国家公园(阿根廷)和相邻的伊瓜苏国家公园(巴西),以及Itatiaia、Serra dos Órgãos和Tijuca国家公园,Augusto Ruschi(Nova Lombardia)生物保护区和其他沿海大西洋山脉的保护区。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东部,包括巴拉圭东部,巴西中部和东南部和阿根廷东北部。

其他:黑喉歌雀("Euphonia vittata")现被认为是由栗腹歌雀橙腹歌雀杂交产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栗腹歌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栗腹歌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