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丝雀(英文名:White-bellied Canary,学名:Crithagra dorsostriata),是雀形目燕雀科丝雀属的鸟类。广泛分布在非洲东部,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橄榄绿色背部,黄色胸部和臀部,以及纯白色的腹部。雄鸟色彩更鲜艳,雌鸟则较为暗淡,下体有明显的条纹。
外形特征:白腹丝雀体型小至中等,喙短粗,尾部稍凹。雄鸟具有深黄色的额头至颈侧,橄榄绿至深绿黄色的顶冠至颈背,上体呈橄榄绿色,颊部和耳羽亮黄,边缘以灰橄榄色的眼纹和耳羽上方边缘及薄橄榄绿的颧纹装饰。雌鸟相似,但耳羽更绿橄榄色,胸侧和胁部有明显条纹。幼鸟头部和上体呈淡棕或浅黄棕色,带有较暗的条纹,下体白色。
鸣叫特征:鸣唱由响亮、甜美、音乐性的短语和颤音组成,间杂着几个尖锐的音符,如“chu-weez, chu-weez”或“weez-cha, weez-cha”。叫声包括尖锐的“whee”、“suweee”、“zwee-weez”和“zweess”。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和亚山地的干旱及半干旱灌木丛、金合欢林、浓密的荆棘灌木、稀疏的草原林地和开阔的稀树草原,常在耕作区边缘的林地中发现。通常在400至1400米的高度,偶尔可达2100米。非繁殖季节,会聚集大群在范围内游荡寻找食物区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一般为3月至7月,有时也持续到2月至9月。巢为小型杯状,由植物纤维、苔藓、干草、细根、树枝、动物毛发和羽毛构成,置于离地面1至8米高的灌木或树木的水平枝分叉处。每窝产卵1至4枚,卵色从白色到淡蓝色或蓝绿色,偶尔有黑色或红褐色的斑点。
区别辨识:与黄额丝雀相比,白腹丝雀具有更长的尾巴、黄色腹部和脸部图案更加模糊。与黄顶丝雀的区别在于栖息环境的不同和脸部标记更为密集。体型比阔嘴雀科的丝雀小,喙部颜色更深。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东部,具体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坦桑尼亚和乌干达。
其他:白腹丝雀曾被归入Serinus属,但基于线粒体和核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属多系群,因此进行了分类调整,将包括白腹丝雀在内的多个物种移至复活的Crithagra属。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腹丝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