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裂籽雀

Lesser Seedcracker Pyrenestes minor

小裂籽雀(英文名:Lesser Seedcracker,学名:Pyrenestes minor),是雀形目梅花雀科裂籽雀属的鸟类。色彩鲜艳、体形圆润的梅花雀科蜡嘴雀,分布于坦桑尼亚南部至津巴布韦东部和莫桑比克中部。在潮湿的生境中栖息,包括山地森林边缘、沿溪地带和偶尔的芦苇床。这种鸟种较为稀少,害羞且不显眼,生活在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旱林、季节性湿润草原和河流附近。

外形特征:雄性小裂籽雀头部、背部到后冠部及后耳羽覆至胸上部呈鲜亮的深红色,上体和下胸部至腹部、尾下覆羽呈棕色,上尾覆羽、中央尾羽和侧尾羽边缘为红色,其余尾羽为棕色;翅膀深棕色,翼盖具红褐色边缘;虹膜深红棕色,眼圈颜色从深红到浅灰,仅近距离可见淡白“眼睑”。雌鸟相似,但头部红色区域限于额至眼后方及下巴。幼鸟全身呈淡棕色,头部微带红褐色,上尾覆羽和尾巴有暗红色斑迹,喙黑色。

鸣叫特征:鸣叫包括清脆的‘tzeet’声和连续爆炸性的‘chat-chat-chat’或‘qap’声,还有柔和的咕噜声和‘chop’声。雄鸟在巢边发出咔嗒声警报。歌曲为柔和的颤音。

生活习性:小裂籽雀栖息于山地森林边缘的茂密植被、沿溪的高草丛、村庄附近的次生林、河岸森林边缘、芦苇床和山坡上的蕨类灌木丛,海拔范围从100米至900米(坦桑尼亚)、500米至1700米(马拉维)和高达1800米(津巴布韦东部)。它们主要是居民,但在津巴布韦的Rusitu-Haroni地区可能是部分迁徙,主要在夏季出现。它们以低水平和地面觅食,通常成对活动,主要食物为草籽,包括森林竹状草Olyra latifolia的大硬籽。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1月和5月,在马拉维,12月底和3月开始筑巢;在津巴布韦和沿海莫桑比克为12月至3月,3月至5月。巢为覆盖式的椭圆形结构,有时带有入口隧道,由草条、香蕉叶和芦苇制成,偶尔置于蕨类垫上,外部可能有一层干叶和草,未衬里,放置在1.5至3米或更高的地面或水面之上。每窝产卵3枚;双亲共同孵卵,孵化期为13至15天;雏鸟期为20至23天。

区别辨识:小裂籽雀黑腹裂籽雀可能混淆,但两者分布范围并不重叠。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坦桑尼亚中部至津巴布韦东部和莫桑比克中部,包括南部坦桑尼亚(从乌兹翁加瓦山脉和乌卢古鲁山脚起)、马拉维、北部和中部莫桑比克以及津巴布韦东部。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小裂籽雀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