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翅鸢

Letter-winged Kite Elanus scriptus

纹翅鸢(英文名:Letter-winged Kite,学名:Elanus scriptus),是鹰形目鹰科黑翅鸢属的鸟类。又名纹翅鸢,小型猛禽,以其独特的黑肩斑和翅膀下部的‘W’或‘M’型黑色标记闻名,这些标记在飞行时尤为显眼。该物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内陆,主要在北领地中部和北部、昆士兰州中部以及新南威尔士州西北部,数量稀少且不稳定,与鼠害爆发密切相关。

外形特征:纹翅鸢体型中等偏小,体长约35厘米,翼展84至100厘米,雌鸟略大于雄鸟。其头部、尾巴和下体为白色,上体羽大多为灰白色。显著特征为翅膀下方的黑色‘W’或‘M’型标记,以及红色明亮的大眼睛,周围环绕着黑色眼圈,赋予其猫头鹰般的外观。腿和脚为肉粉色或白色。

鸣叫特征:纹翅鸢通常在独自时保持沉默,但在繁殖或夜间集体栖息时会发出类似鸡鸣的叫声,包括重复的响亮‘kacking’声,以及类似谷仓猫头鹰或澳洲鸢的叫声。

生活习性:纹翅鸢主要栖息在半干旱和干旱的开阔地带,如稀树草原和平原,日间栖息于浓密的树木中,夜行性,以夜间狩猎为主。食物主要为鼠类,尤其是长毛鼠,也捕食其他小型哺乳动物和偶尔的昆虫。当鼠害爆发时,会形成群体,甚至迁移到沿海地区。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不固定,一般在春季,与鼠害爆发同步。巢建在树上,由枯枝构成,内衬绿叶或其他材料。每窝产卵3至6枚,孵化期约为30天,雌雄共同育雏,雏鸟在32天左右离巢。

区别辨识:澳洲鸢相比,纹翅鸢的翅膀下部有明显的‘W’或‘M’型黑色标记,且主要在夜间活动。此外,其体型更轻盈,翼拍更深更慢。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包括北领地中部和北部、昆士兰州中部以及新南威尔士州西北部,数量受鼠害影响波动极大。

其他:纹翅鸢的数量随鼠害爆发而激增,随后因食物短缺而大量死亡,导致其数量极不稳定。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纹翅鸢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