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鸢

Black-shouldered Kite Elanus axillaris

澳洲鸢(英文名:Black-shouldered Kite,学名:Elanus axillaris),是鹰形目鹰科黑翅鸢属的鸟类。小型猛禽,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开放地带。其特征为灰白相间的羽毛,显著的黑肩斑,以及深红的眼睛。体长约35厘米,翼展可达80至100厘米,体重在260至300克之间。主要以小型啮齿类为食,尤其是在农业区,得益于人类活动创造的适宜栖息地和引进的小型猎物。

外形特征:成年澳洲鸢体长33至38厘米,翼展82至94厘米,体重介于181至365克之间。头部和下体呈白色,背部为灰色,翅膀上有黑色斑点。最显著的特征是黑色肩斑,使得其在静止时尤为醒目。虹膜为红色,起初为灰棕色,逐渐变为橙红色。喙基宽大,能大幅度张开。幼鸟头部和身体带有锈色,背部羽毛尖端为白色,肩部颜色更深,翅膀呈灰斑状。

鸣叫特征:主要发出清脆的哨声,如“chee-chee-chee”或“chip-chip-chip”,在飞行或悬停时发出。还有刺耳的喘息声“skee-ah”。在繁殖季节,叫声较为频繁,包括尖锐、和谐、喋喋不休和哨音。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的草地、稀疏的森林边缘、沙丘、农田、市场花园和城市空旷草地。高度从海平面至1500米。以小型啮齿动物为主食,如家鼠,偶尔捕食小型鸟类、蜥蜴和大型昆虫。主要通过悬停的方式狩猎,有时从栖息处或水平飞行中捕猎。狩猎成功率高达77%。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变化较大,通常在每年的3月至1月,高峰期在秋季和春季。筑巢于树上,巢由细枝构成,直径27至45厘米,深度10至15厘米,通常位于4至35米高的树冠中。每窝产卵3至4枚,孵化期29至34天。幼鸟孵化后33至38天离巢,之后依赖父母约一个月。

区别辨识:与相关物种如纹翅鸢的区别在于眼后方和上方的黑色标记,白色的头冠以及飞行时除肩斑、暗色翼尖和翼下的小黑斑外全为白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角,从昆士兰州北部的凯恩斯到南澳大利亚州艾尔半岛西侧,以及西澳大利亚州南部和西北沿海地带,达尔文和梅尔维尔岛周围。在塔斯马尼亚岛偶尔可见。

其他:在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改变和引入的猎物增多的情况下,澳洲鸢的数量有所增加。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澳洲鸢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