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斑织雀(英文名:Spectacled Weaver,学名:Ploceus ocularis),是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的鸟类。分布于非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的织雀科鸟类。广泛存在于稀树草原、森林边缘以及花园中,但不会出现在极端干燥的地区(如卡鲁盆地)或茂密的原始雨林。眼斑织雀具有明亮的黄色羽毛,橄榄绿的背部,黑色的眼罩和淡色的眼睛,雄鸟的喉咙呈黑色。
外形特征:眼斑织雀体型约15至17厘米,体重介于22至32克之间。成年雄鸟具有黄褐色的前额和头顶,黄色颈背渐变为金色橄榄色,背部、臀部和尾巴橄榄绿色,翅膀暗棕色,虹膜奶油黄色,喙黑色,腿灰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缺乏黑色的喉部斑块。幼鸟类似雌鸟,但喉部没有栗色痕迹,眼睛线条呈暗绿色,虹膜深棕色;喙黄色,约3个月后变成棕色。
鸣叫特征:其鸣叫特征为独特的向下‘tee-tee-tee-tee-tee…’声。
生活习性:眼斑织雀栖息于从稀疏树木的稀树草原到灌木丛和树林地带,也可见于森林边缘和植被丰富的花园。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蚱蜢、蟋蟀、毛虫、甲虫、蚂蚁、飞蚁等,偶尔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眼斑织雀非常敏捷,常在树上寻找食物,也会倒挂捕食,有时会在地面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非洲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在12月至次年4月间。眼斑织雀是单配偶制,雄鸟会向雌鸟展示求偶姿势。巢由雄鸟建造,雌鸟加入衬垫工作。巢通常悬挂于摇曳的植被末端,离地1至7米高。每窝产卵1至4枚,平均孵化期为13至14天,雏鸟的喂养期约为15至19天。
区别辨识:眼斑织雀与黑颈织雀的区别在于,后者背部明显较暗,但在西非橄榄背亚种中,通过较厚的喙和头部及胸部更多的栗色来区分。眼斑织雀的雄鸟有黑色的喉部斑块,而雌鸟没有。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包括喀麦隆、埃塞俄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安哥拉、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南非等地。
其他:眼斑织雀在人类改变的生境中广泛且常见,但其在西北部的分布较为稀少。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眼斑织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