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鲣鸟

Australasian Gannet Morus serrator

澳洲鲣鸟(英文名:Australasian Gannet,学名:Morus serrator),是鲣鸟目鲣鸟科北鲣鸟属的鸟类。拥有厚重尖锐的喙,以壮观的俯冲潜水方式捕食海洋中的猎物。成鸟几乎全身洁白,翼尖和尾羽中央为黑色,头部带有淡黄色至金黄色的色调。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及新西兰。繁殖于大型群落,与蓝脸鲣鸟相比,其翼内缘黑色,尾全黑,喙色更鲜艳。

外形特征:澳洲鲣鸟体长84-91厘米,体重约2.3千克,翼展可达160-170厘米。成鸟头颈呈金黄色至淡黄色,除翼尖黑色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尾羽中央黑色外,全身羽毛洁白。幼鸟上体及翼暗褐色,下体较浅,头颈密布黑白斑点,各羽端具明显白点。成年个体两性相似,但在部分澳大利亚南部群体中,雌鸟体重略重且尺骨较长。

鸣叫特征:常见叫声为独特的'urrah-urrah',雄鸟的叫声比雌鸟更高音。叫声与南非鲣鸟类似,但音调较高,有时因叫声而引起在南非鲣鸟群中迷鸟的注意。

生活习性:严格海洋栖息,主要在大陆架或近岸水域活动,很少远离陆地。繁殖于开阔的离岸岛屿,如新西兰的基德纳珀斯角和穆里怀海滩。迁徙时,年轻个体从新西兰向西跨越塔斯曼海到达澳大利亚南部海域,成年个体在繁殖后大多留在繁殖地附近。冬季,部分个体沿澳大利亚东西海岸迁徙至南回归线附近。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高度季节性,通常在10月至次年5月。地面筑巢,常形成密集的小型群落。巢由海藻和草类构成,主要由雄鸟收集材料,雌鸟建造。每窝产1枚蛋,偶尔产2枚;孵化期约44天;雏鸟皮肤白色,覆盖白色绒羽;离巢期约102天。首次繁殖年龄在5-6岁之间。

区别辨识:北鲣鸟南非鲣鸟外观相似,但可通过中央黑色尾羽、翼内缘黑色和颜色更饱和的喙环和头部区分。幼鸟与北鲣鸟幼鸟难以区分,但所有次级飞羽均为黑色,可能与南非鲣鸟幼鸟无法区分,除非观察到较大的白色羽端。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诺福克群岛的菲利普岛以及新西兰南北岛的离岸岛屿。非繁殖季节,它们会出现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的海岸线和大湾。

其他:自20世纪初以来,由于人类迫害导致数量大幅减少,之后种群显著增加,目前总体数量仍在增长,但仍是数量最少的鲣鸟种类之一,总繁殖种群估计在21世纪初约为75,000对。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澳洲鲣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