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鲣鸟(英文名:Northern Gannet,学名:Morus bassanus),是鲣鸟目鲣鸟科北鲣鸟属的鸟类。体型庞大的海鸟,鲣鸟科中的最大物种。在北大西洋两岸的大陆架水域繁殖,从法国布列塔尼海岸到挪威的东北大西洋,以及加拿大纽芬兰附近的圣劳伦斯湾和北大西洋的6个稳定繁殖群。成年北鲣鸟拥有明亮的白色身体,头部带奶油色,黑色翼尖。幼鸟和亚成鸟则呈深灰棕色,逐渐获得白色羽毛直至成熟。性别相似,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外形特征:北鲣鸟是体型庞大的海鸟,雄鸟略大于雌鸟,全长约87-100厘米,翼展可达170-180厘米。成鸟以白色为主,头部和颈背带有黄色调,尤其是在繁殖季节更为明显。翅膀边缘为深棕色至黑色,喙长而尖,蓝灰色,与黑色裸露的面部皮肤形成鲜明对比。幼鸟整体呈暗灰至蓝灰色,斑点状白色分布,尾部和翼尖深褐色,带有部分白色尖端。
鸣叫特征:北鲣鸟在繁殖群中会发出响亮的叫声,典型的叫声是刺耳的'arah-arrah'或'urr-ah'声,用于抵达或在繁殖群中挑战其他个体。
生活习性:北鲣鸟主要栖息在北大西洋的岛屿悬崖上,偏好靠近大陆架的海域,以便捕食鲱鱼和鲭鱼。它们通过高速俯冲捕鱼,常在繁殖季节外分散在广阔的海域,迁徙距离可达数百公里。它们是机会主义觅食者,随着季节改变利用不同的鱼类资源。
生长繁殖:北鲣鸟在春季繁殖,雌鸟通常仅产一枚蛋,由双方共同孵化。孵化期间,鸟蛋由父母的脚蹼下高度血管化的网状结构保温。雏鸟在孵化后13周离巢,体重达到成鸟的150%左右。幼鸟在离巢后开始南迁,第一年的死亡率较高。
区别辨识:北鲣鸟比其他鲣鸟和鲣鸟科成员体型更大,喙更粗壮,成鸟翼尖和尾羽为纯白色,而其他种类的尾羽有黑色尖端。幼鸟和亚成鸟与成鸟的羽毛差异明显。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北大西洋两岸的岛屿悬崖,包括冰岛、法罗群岛、英国群岛、法国西北部和挪威北部,以及加拿大圣劳伦斯湾和纽芬兰附近的大西洋沿岸。非繁殖期分布于北大西洋东部欧洲沿海、地中海西部、非洲西北部至加那利群岛,以及北美佛罗里达和墨西哥湾北部。
其他:北鲣鸟的成年羽毛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全发展,经过一系列暗淡的黑白混杂羽毛阶段,直到4-5岁才成为纯白的成鸟。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北鲣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