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氏夜鸫(英文名:Bicknell's Thrush,学名:Catharus bicknelli),是雀形目鸫科夜鸫属的鸟类。其繁殖地局限于北美东北部偏远地区的山顶云杉林。体型中等,约17.5厘米长,重约28克,主要分布于加拿大东南部和美国东北部的特定山区。以独特的声音著称,被形容为精致、悠长且略带忧郁。比氏夜鸫的命名来源于美国业余鸟类学家尤金·比克内尔,他在19世纪晚期于纽约州卡茨基尔山脉的斯莱德山首次科学发现了这一物种。
外形特征:比氏夜鸫的平均长度约为17厘米,体重在26至30克之间,雄鸟和雌鸟的外观相似。成鸟的背部颜色为橄榄棕色到棕褐色,与带有栗色色调的尾巴形成对比。胸部为偏白色,带淡黄色调,上面散布着暗色斑点,这些斑点在侧面和下胸部逐渐变得模糊。腿呈淡紫色至紫罗兰色,眼环微弱,脸颊灰色。下颌骨的三分之二为黄色,尖端和上颌骨为黑色。与非常相似的灰颊夜鸫相比,比氏夜鸫平均体型稍小。
鸣叫特征:比氏夜鸫的鸣唱是一系列混乱的笛声,以较高的音符结束。叫声包括下降的哨声(被称为‘啤酒叫声’),报警情况下的‘咕噜声’以及飞行中的‘尖叫声’。
生活习性:比氏夜鸫偏好海拔高且受强风和重冰影响的高山针叶林,通常在915米以上的高度筑巢。它们在迁徙期间更为常见于开阔地带,而繁殖季节则显得极为隐秘。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夏季晚期开始摄取野果,迁徙和冬季继续食用。在冬季,它们生活在大安的列斯群岛的阔叶林中,偏好较高海拔。
生长繁殖:比氏夜鸫的繁殖期涉及复杂的求偶行为,雌鸟可能与多个雄鸟交配,这是一种称为多雄制的繁殖策略。巢由雌鸟单独建造,位于针叶树干附近,靠近水平树枝,离地面约2米。每窝产卵三到四枚,孵化期大约两周,雏鸟在父母双方的喂养下迅速成长,从出生到羽翼丰满只需12天。
区别辨识:比氏夜鸫与灰颊夜鸫极为相似,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辨别:比氏夜鸫的尾巴和翅膀带有栗色色调,上体颜色更暖,下颌骨基部更亮黄,腿色为淡紫至紫罗兰色。叫声和歌曲虽相似,但比氏夜鸫的歌曲结尾音调常保持不变或上升。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主要位于加拿大东南部和美国东北部,包括魁北克省东南部、新斯科舍省、新英格兰北部天空岛屿、纽约州的阿迪朗达克山脉和卡茨基尔山脉。非繁殖区集中在大安的列斯群岛,尤其是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的高地森林。
其他:比氏夜鸫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气候变化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退化,以及冬季度假地的破坏。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比氏夜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