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颊夜鸫(英文名:Grey-cheeked Thrush,学名:Catharus minimus),是雀形目鸫科夜鸫属的鸟类。其分布广泛,从北美北部至西伯利亚东北部为其繁殖区域,而非繁殖季节则迁徙至中美洲及南美洲。此物种拥有独特的白-暗-白翼下羽纹,与同属其他物种相似,但在所有美洲斑点鸫中,灰颊夜鸫的繁殖范围最为北界。
外形特征:灰颊夜鸫体型中等,长约15-17厘米,重约26-30克,比其他Catharus属的鸫略大。上体呈灰褐色,下面色偏灰,尤其在两胁处颜色更深。脸部灰色,眼周有淡色环,但不如其他种类明显。喙基部下方有一亮黄色区域,尤其是纽芬兰亚种(C. m. minimus)更为显著。两种亚种之间存在细微差异,北方亚种(C. m. aliciae)背部和两胁更显橄榄灰,而纽芬兰亚种则颜色更偏向橄榄棕。
鸣叫特征:灰颊夜鸫的鸣唱复杂,由模糊的笛音组成,通常在结束时向下弯曲,与棕夜鸫的螺旋下降式鸣声类似,但音调更高、更细,带鼻音和结巴停顿。其飞行叫声高亢、尖锐、鼻音十足,发出"queer"的声音。
生活习性:灰颊夜鸫是长距离迁徙鸟类,平均迁徙距离可达300公里,冬季在亚马逊盆地度过。它们在春季穿越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繁殖季节从五月持续到八月,栖息于北美的北部针叶林和阔叶灌木丛,范围从纽芬兰至阿拉斯加,以及西伯利亚东部。偏好低矮的针叶林、再生森林、开阔的老树冠下生长密集的灌木和小针叶树,以及风蚀地带和树线附近的矮小云杉和冷杉。
生长繁殖:灰颊夜鸫的繁殖行为相对隐秘,巢通常建于地面或低矮的灌木中,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雌鸟用干草和泥土混合搭建巢穴。每年仅繁殖一次,每窝产卵平均4枚,孵化期为13至14天,由雌鸟承担。若巢早期失败,则可能再次筑巢。雏鸟在孵化后11至13天离巢,由双亲共同照顾。个体一年后开始繁殖,预计为一夫一妻制。
区别辨识:灰颊夜鸫与比氏夜鸫几乎无法通过外观区分,主要依据大小、歌声和分布区域。比氏夜鸫的羽毛可能略带红色,而灰颊夜鸫的羽毛更显灰色。此外,比氏夜鸫的喙基部黄色区域较小。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北美北部和西伯利亚东北部,包括纽芬兰至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东部。非繁殖期迁徙至中美洲和南美洲。
其他:灰颊夜鸫的两个亚种——北方亚种(C. m. aliciae)和纽芬兰亚种(C. m. minimus),在外观上有细微差别,特别是在背部颜色和喙基部黄色区域的大小上。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灰颊夜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