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牛椋鸟(英文名:Yellow-billed Oxpecker,学名:Buphagus africanus),是雀形目牛椋鸟科牛椋鸟属的雀形目鸟类。其显著特征为黄色基部带红色尖端的喙,以及淡色臀部。原生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草原,从塞内加尔东至苏丹。与红嘴牛椋鸟相比,虽分布区重叠,但通常占据主导地位。
外形特征:体长约20厘米,体重57至71克,头部至喉咙呈暗褐色到橄榄灰色,背部、翅膀和尾巴颜色相似,与淡色臀部形成鲜明对比。胸部至尾下覆羽呈浅棕色,眼睛红色,眼周有黄色环。喙侧扁,基部宽大,近尖端膨大,黄色,远端红色。腿色深棕至黑。雌雄同色。幼鸟初期具黄色喙和眼环,数周内转为深棕色,一年内达到成鸟色彩。
鸣叫特征:飞行时发出独特的嘶嘶声裂响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草原和农田,依赖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和家畜为食源,灵活地在宿主身上觅食,主要摄食蜱、螨和其他外寄生虫,偶尔吸食宿主血液。飞行能力强,直接而有力。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6月至9月,一夫一妻制,每窝产卵2至3枚,白色至乳白色,有时带有红褐色斑点。孵化期至少13天,由父母双方和1至6个成年助手共同喂养幼鸟,巢期约25天。
区别辨识:与红嘴牛椋鸟的区别在于后者喙全红,眼周黄色,臀部与上体颜色相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广泛存在于从塞内加尔至苏丹的撒哈拉以南草原,以及东非、南部非洲等地。
其他:过去因猎杀野生动物和有毒化学物质控制家畜蜱虫而数量减少,但在多个保护区已显著恢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黄嘴牛椋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黄嘴牛椋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