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辉椋鸟

Meves's Starling Lamprotornis mevesii

米氏辉椋鸟(英文名:Meves's Starling,学名:Lamprotornis mevesii),是雀形目椋鸟科丽辉椋鸟属的鸟类。以其非常长且层次分明的尾巴而著称。分布于南部非洲,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地。其名称是为了纪念德国鸟类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梅维斯。

外形特征:成年米氏辉椋鸟体长30-36厘米,体重56-85克,拥有长而明显层次感的尾羽。头部、颈部侧面、喉部和胸部呈现强烈的紫色,翅膀带有蓝紫色光泽,臀部呈暗红铜色,腹部背部为铜绿色。雄雌相似,但雌鸟可能色彩较淡。幼鸟的下体为哑光黑色,背部羽毛有光泽。

鸣叫特征:鸣叫特征未详述,但其声音可能与同属其他种类相似。

生活习性:米氏辉椋鸟常以个体、群体或群落的形式居住在开阔的稀树草原上,偏好如布兰奇斯特吉亚(miombo)等阔叶林木地带以及有猴面包树的区域。它们在地面觅食,步态大,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会与其他种类的椋鸟混群。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博茨瓦纳为2月,在赞比亚为2月至3月,在马拉维为12月至3月,在津巴布韦为11月至4月,在南非为12月至3月,有时会连续繁殖两窝。它们通常单独筑巢,但也可能是部分合作式的,前一年的后代会帮助父母。巢穴位于树洞中,深度可达25厘米,通常离地面2至6米。雌鸟独自孵化,孵化期大约18天,雏鸟在22天左右离巢。

区别辨识:与伯奇尔椋鸟相比,米氏辉椋鸟颜色更偏向蓝紫色,体型较小,尾羽层次感更强。此外,其尾羽中央最长,有助于与巨辉椋鸟区分开来。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南部,具体包括安哥拉东南部、纳米比亚东北部、博茨瓦纳北部和东部、赞比亚南部和东部、马拉维南部、津巴布韦(除高地)、莫桑比克西部和西南部以及南非北部林波波省。

其他:该物种在一些国家公园中存在,但在克鲁格国家公园(南非)数量较少,而在莫桑比克中部的估计数量超过10万只。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米氏辉椋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米氏辉椋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