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椋鸟(英文名:White-shouldered Starling,学名:Sturnia sinensis),是雀形目椋鸟科亚洲椋鸟属的鸟类。别名: 噪林鸟、白肩椋鸟,体型稳健的鸣禽,常见于开阔的农田和田野。体长约19厘米,以灰褐色头部和胸部、白色腹部以及蓝灰色的喙为显著特征。分布于中国南部至越南北部,冬季迁徙至东南亚各国。
外形特征:雄性灰背椋鸟头部及胸部为灰色至浅褐色,腹部白色,雌鸟则整体更暗,从头部至背部及腹部呈现污褐色。雌雄两性均有白色的腰部,黑色飞羽尖端及亮眼的白色肩羽。幼鸟类似雌鸟,但羽毛略带棕色,缺乏翅膀上的白色,肩羽灰色,飞羽覆盖黑色,喙色较暗。
鸣叫特征:飞行叫声柔和,类似"preep",警报声粗糙,类似"kaar"。
生活习性:灰背椋鸟主要栖息于开阔地带,偏好有树林的旱田环境,常在人类居住区附近活动。它们以昆虫为食,冬季可能转向果实。群居性极强,活跃,与同类和其他椋鸟、八哥混群,傍晚前会聚集在树枝、屋顶或电线上,然后集体夜宿于树林。
生长繁殖:具体繁殖细节未知,但它们通常在树洞、墙洞或裂缝中筑巢。
区别辨识:与北椋鸟相比,灰背椋鸟头部无暗色斑块,翅膀有白色斑点而非两条淡色翼带,尾上覆羽颜色各异,嘴和脚均为灰色,虹膜蓝白色,区别明显。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中国南部至柬埔寨和越南,冬季迁徙至东南亚,包括但不限于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国。
其他:灰背椋鸟与北椋鸟在外形和生态习性上有明显的区别,是识别的重点。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背椋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背椋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