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声鹪鹩

Clarion Wren Troglodytes tanneri

号声鹪鹩(英文名:Clarion Wren,学名:Troglodytes tanneri),是雀形目鹪鹩科鹪鹩属的鸟类。仅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克拉里翁岛,位于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西南约450英里处。其外表温暖的棕色,腹部略淡,翅膀和尾巴有条纹,面部有隐约的条纹,眼周有淡色环。该岛仅有这一种鹪鹩,与大陆上的熟悉家鹪鹩极为相似。

外形特征:号声鹪鹩头顶和颈部为中褐色,上体和翅膀为褐色,带有横向浅棕色横斑纹。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呈棕色和浅黄色交替,深褐色尾羽处有十几道清晰的黑色斑纹,尾巴舵羽不暗。眼眉为灰白色,眼先和眼纹为褐色,喉部、下巴和胸部为白羊皮色,脸颊有褐色斑点。下尾覆羽有白色阴影。虹膜棕色,喙和腿为灰褐色。

鸣叫特征:歌声嘹亮,尤其是雄鸟,这是一种善于鸣啭的鸣禽。

生活习性:栖息于克拉里翁岛上较为湿润的灌木丛生地带,如Ipomoea halierca牵牛花丛中,也出现在Sulfur Bay的驻军建筑和花园附近,但通常避开岩石海岸和其他暴露区域。在密集的灌木下层,领地直径约10米(30至40英尺)。取食蜘蛛、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季为每年至少10月至翌年5月,一夫一妻制,雄鸟承担筑巢的主要责任,巢建于火山岩和沙地的洞穴中,以及人类设施的空腔内,如金属管、橡胶管、建筑物、船只和车辆中,离地面约1至3米。巢呈杯状,由棍子和草叶编织,内部衬以羽毛,内径约3厘米,深度不超过5厘米。已知的巢中有4枚卵,卵圆形至椭圆形,大小约为17.7毫米×14.0毫米,颜色从白色到粉白色,较大端有小粉色至棕色斑点。仅雌鸟孵卵,但双亲共同喂养雏鸟并清除粪便袋。

区别辨识:与家鹪鹩相似,但体型更大,喙明显更长,接近卡罗莱纳鹪鹩的形态。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中美洲:墨西哥的克拉里翁岛,位于太平洋中。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号声鹪鹩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号声鹪鹩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