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扇尾莺(英文名:Tinkling Cisticola,学名:Cisticola rufilatus),是雀形目扇尾莺科扇尾莺属的鸟类。此鸟以灰褐色为主调,头部具红褐色顶冠和明显的眼上纹。分布于非洲中东部至南部,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共和国等地,偏好干燥的草原环境。
外形特征:灰扇尾莺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扇尾莺,背部条纹分明,尾巴较长。头部呈现明亮的红褐色,眼上方有一条浅色条纹。雄鸟、雌鸟及幼鸟的羽毛颜色相似,但幼鸟可能较为暗淡。其体长、翅膀及尾羽的具体尺寸未详述。
鸣叫特征:灰扇尾莺的鸣唱由一系列极高音调的音符组成,叫声包括快速的颤音和上升的滑音,是识别该物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生活习性: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栖息于稀树草原、灌木林和草原地带。灰扇尾莺在繁殖季节具有领地性,有时全年都保持这一特性。它们的栖息地选择和声音特征对于识别至关重要。
生长繁殖:灰扇尾莺在10月至次年3月间繁殖,可能是单配偶制。雄鸟会在小树或灌木顶端唱歌宣告领地,受到干扰时会发出警告声。巢呈椭圆形或球状,侧面开口,由干枯的草叶和根须编织,内衬植物绒毛,建于草丛中,高约0.1-0.3米。每窝产卵2-4枚,平均3.1枚,孵化期约为12-13天,雏鸟裸体、粉红色,双目未开。雌鸟孵卵,期间持续添加内衬材料,两性共同喂养雏鸟。
区别辨识:与巧扇尾莺相比,灰扇尾莺体型更小,尾巴更长,头部红褐色更加鲜明,眼上纹更为突出。通过观察其独特的头部色彩和叫声可以有效区分类似物种。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当地较为常见,密度记录显示在津巴布韦为0.4-0.6对/公顷,博茨瓦纳北部为0.6只/公顷,南非东北部为0.08对/公顷。津巴布韦的一次冬季火灾后,密度下降了三分之一。
地理分布:非洲中东部至南部,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马拉维、纳米比亚、南非、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其他:灰扇尾莺的巢穴可能被Brown-backed Honeyguide寄生。一项研究表明,南非地区的繁殖成功率达到了57%。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扇尾莺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扇尾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