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杂鹛(英文名:Common Jery,学名:Neomixis tenella),是雀形目扇尾莺科杂鹛属的鸟类。具有尖锐的喙。马达加斯加特有种,广泛分布于各类带木本植被的生境,包括森林、灌丛、草原、种植园及村庄。常与其他小型鸟类组成混合群。其叫声为一系列尖锐、弹跳的高音。颈部背面的灰色帮助它与同类中的其他物种区分。
外形特征:北杂鹛体型小,约10厘米,体重6至8克。成鸟头顶橄榄绿,眉纹黄绿色,眼纹较暗,颈背和脸颊呈灰色,上体橄榄绿,飞羽边缘有狭窄的淡黄色。喉咙和上胸淡黄色,逐渐过渡至白色的腹部,中央胸部常有模糊的橄榄绿色条纹。眼睛淡褐色,喙上部暗角质色,下部较浅橙角质色,腿粉橙色。雌雄相似,幼鸟眼色比成鸟深。有几种亚种,颜色和图案有所不同。
鸣叫特征:持续发出高音调的“tsee-tsee-tsee”叫声,觅食时几乎不间断,有时会接上低音的“tsee-tsee-tsee-tsee-tsirrup”。雄鸟的歌声类似,从高处的栖木发出。也可能发出类似太阳鸟的‘dzhee’声,可能在受到惊吓时发出。
生活习性:北杂鹛主要以昆虫为食,活跃于树冠层,不断移动,甚至倒挂。在灌木丛中,它常处于较低位置,偶尔在地上觅食。经常探查花朵(头部有时会被花粉覆盖)。通常与其他种类形成混合群,冬季可能会形成多达20只的小群。
区别辨识:颈部后面的灰色是区分它与所有其他jery物种的显著特征。与绿杂鹛相比,它更大且色彩更鲜艳。比纹喉杂鹛小,且腿色较淡。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北杂鹛仅分布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包括各种森林环境,如亚热带或热带干燥森林和湿润的低地森林。
其他:由Gustav Hartlaub于1866年首次描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北杂鹛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北杂鹛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