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白鹮(英文名:Australian White Ibis,学名:Threskiornis molucca),是鹈形目鹮科白鹮属的鸟类。亦被称为‘澳洲白鹮’。其特征为白色羽毛搭配裸露的黑色头部和长而弯曲的黑色喙。广泛分布于澳洲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是澳洲大型涉禽中唯一适应城市生活的种类。近年来,由于其在城市中的显著增加,成为了澳大利亚东部海岸地区的标志性物种。
外形特征:体长63至76厘米,体重1400至2500克,雌鸟较轻;翼展110至125厘米。雄鸟体型较大,喙更长。头部裸露部分呈黑色,与同属的其他种类相比,颈部裸露的黑色较少。繁殖期羽毛覆盖颈部,前颈有装饰性羽毛;初级飞羽仅尖端为黑色。非繁殖期成年鸟的三级飞羽灰暗,缺乏颈饰;翼下的裸皮粉红色而非红色。幼鸟头部和颈部完全覆羽,颜色变异;三级飞羽灰色至棕色,非蕾丝状。
鸣叫特征:主要在繁殖群落附近发出声音,叫声包括不同音调的拉长鼻音鹅鸣、哼声和尖叫。飞行时,间隔发出低沉的叫声。幼鸟索食时发出持续高音尖叫。
生活习性:栖息于内陆湿地,如浅水沼泽和泛滥平原,以及受保护的海洋环境,如潮间带泥滩、红树林沼泽、盐田和沿海泻湖。亦常见于草地、农田、开阔地带和最近烧过的土地,甚至远离湿地的水库、农场池塘和污水处理厂。城市大花园、垃圾场、屠宰场等人造环境也是其栖息地。大部分成鸟留居,但在水源可用性变化时会进行不定期迁徙。部分种群在冬季向北移动,夏季返回南方。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随地理位置而异,通常南部为8月至11月,北部在雨季后的2月至5月。成群繁殖,有时与鹭、琵鹭混群。巢为杯状,由枝条和细枝构成,内衬树叶和其他柔软材料;在沼泽中筑巢时使用芦苇。每窝产卵1至4枚,有时记录到5至6枚卵,可能是两只雌鸟共同产下的;孵化期20至23天;雏鸟头部和颈部覆有深褐色绒毛,身体为白色;离巢时间在30至48天之间。
区别辨识:与非洲白鹮和黑头白鹮的区别在于:澳洲白鹮和圣鹮翅尖为黑色,黑头白鹮翅尖为白色;澳洲白鹮颈部裸露的黑色比黑头白鹮和圣鹮均略少。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澳大利亚普遍且数量众多,但其在西和北新几内亚的繁殖地稀少且非常罕见,而在南新几内亚则局部常见。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华莱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所罗门群岛。在澳大利亚,广泛分布于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但在塔斯马尼亚不存在。
其他:由于适应城市环境的能力,澳洲白鹮在悉尼地区的数量显著增长,依赖垃圾填埋场的食物资源。然而,其大量聚集导致被视为城市害鸟,特别是在东海岸,因为它们可能威胁航空安全,干扰公园和咖啡馆的食物,并与本土物种竞争食物和栖息地。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澳洲白鹮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