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白鹮(英文名:Black-headed Ibis,学名:Threskiornis melanocephalus),是鹈形目鹮科白鹮属的大型涉禽。体长65至76厘米,以全身洁白的羽毛和黑色头部、颈部著称,喙呈下弯状,腿亦为黑色。广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自印度西部至日本东部。在中国大陆地区,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2021.02.05)。
外形特征:成年黑头白鹮具有鲜明的对比色彩,白色的身体与裸露的黑色头部和颈部形成强烈对比。雌雄相似,尾羽在繁殖季转为深灰色,而非黑色。初级飞羽尖端带有少许黑色,次级飞羽则无。非繁殖季成鸟缺少灰色肩羽和颈羽。幼鸟头部和颈部覆盖黑色羽毛,前颈部分为白色,翼下裸露皮肤为黑色,而非红色。
鸣叫特征:通常在远离繁殖群落时保持沉默。在繁殖群落附近,会发出低沉的咕噜声和嘶哑声,据报道,展示期间还会发出响亮的轰鸣声。幼鸟索食时连续发出粗糙的叫声。
生活习性:黑头白鹮偏好开阔的湿地环境,如沼泽、泛滥区、河流湖泊边缘、稻田和休耕地,偶尔也会出现在潮间带泥滩、红树林和咸水泻湖。它们通常集群活动,以两栖动物、昆虫、软体动物和蠕虫为食,也会捕食鱼类和甲壳类,尤其是沿海地区。在浅水中觅食时,会将整个头部和颈部浸入水中,有时跟随水牛觅食,可能从中捕获被惊扰的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期因地区而异,印度北部为6月至10月,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为11月至3月,随雨季开始后水位变化而有所不同。群居繁殖,常与其它鹳形目鸟类和鸬鹚共栖。巢建于树或灌木之上,接近水源,由树枝搭建的杯状平台构成,内部铺垫草和线状物。每窝产卵2至4枚,孵化期约23至25天,雏鸟头部为黑色绒毛,身体为白色,约40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黑头白鹮以其独特的黑白对比羽毛、下弯的黑色喙和裸露的黑色头部和颈部而容易识别。与同属物种的区别在于头部和颈部的黑色,以及繁殖季节尾羽的灰色装饰。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全球种群估计在15,000至30,000只之间,其中约一半分布在南亚,其余在东南亚,极少数在东亚。东南亚种群近年来遭受严重下降,尤其是印尼的种群。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包括巴基斯坦(信德省南部)、尼泊尔、印度至斯里兰卡、中国东北部(黑龙江)、柬埔寨、越南南部、爪哇和可能的苏门答腊。冬季迁徙至中国南部、缅甸、泰国、苏门答腊和菲律宾。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分布于西部地区,但在东部地区较为稀少。
其他: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特别是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由于栖息地丧失加速了这一趋势。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头白鹮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