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燕(英文名:Eurasian Crag Martin,学名:Ptyonoprogne rupestris),是雀形目燕科岩燕属的鸟类。上体呈现灰褐色,与深色的腋下形成鲜明对比。分布广泛,自南欧、北非至亚洲南部,冬季迁徙至北非、中东及印度等地。在中国,见于西部、北部、中部及西南部的高海拔地区。
外形特征:体长约14-15厘米,体重约17-33克。头冠及上体灰褐色,翅膀和尾巴深褐色,尾羽呈方形,尾下可见明显的白色斑点。下体颜色由浅至暗,腹部和尾下覆羽褐色,下翼覆羽黑色。雌雄相似,幼鸟具淡黄色边缘,喉咙颜色比成鸟浅,斑纹不明显。
鸣叫特征:发出硬而干燥的“chrrt”声,还有柔和的啾啾声,以及一系列的音符在同类间追逐时发出。
生活习性:栖息于山区岩崖、干旱河谷,有时也会出现在人类居住区附近。活动于海拔1500-5000米的高山峡谷,常见于湖泊、鱼塘、沼泽、水库、江河等水域附近的空中。主要食物为昆虫,包括金龟子、蚊、姬蜂、虻、蚁、蝇、甲虫等。
生长繁殖:繁殖期通常在5月至8月,营巢于山崖或岩壁缝隙中,巢由泥丸混以羽毛堆积成半球形,内铺细软杂草、根、苔藓和羽毛。产卵数为2-5枚,平均3或4枚,孵化期13-17天,雌鸟承担主要孵卵任务。
区别辨识:非洲岩燕与纯色非洲岩燕相比,色彩较淡,飞行时从下方观察,其深色的翼下覆羽、尾下覆羽及尾与较淡的头顶、飞羽、喉及胸部形成对比。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南欧至亚洲南部至蒙古和中国东部,非繁殖季节迁徙至北非、印度等地。
其他:近年来,非洲岩燕逐渐利用房屋和其他人造结构筑巢,这可能促进了其分布范围的扩大,但也可能引发与其他燕科鸟类的竞争。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岩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