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绿鸫鹎(英文名:Yellow-gorgeted Greenbul,学名:Atimastillas flavicollis),是雀形目鹎科黄喉绿鸫鹎属的鸟类。体型较大、长尾、通体橄榄绿的鸟类,以鲜艳黄色喉部为显著特征。其分布自西非塞内冈比亚向东延伸至尼日利亚、北喀麦隆及中非共和国西北部,栖息于森林边缘、疏林灌丛、果园、花园及红树林等次生植被,不深入原始密林。该种曾被视为淡喉绿鸫鹎的亚种,后因分子与形态差异被提升为独立种。
外形特征:体长约21–22.5厘米,体型修长,尾长。成鸟雌雄相似,雌鸟略小。头顶暗灰橄榄褐色,羽缘深色呈鳞状斑;上体包括翼与尾为暗橄榄褐,飞羽及尾羽缘带绿橄榄色。喉部鲜硫磺黄,常鼓起显色;胸及体侧灰橄榄褐,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棕色,腹羽端部带灰,下体有稀疏黄纹。翼下覆羽淡黄褐,翼弯处呈黄褐。幼鸟整体较暗,喉部近白。
鸣叫特征:鸣声嘈杂而响亮,具鼻音或金属质感。典型鸣唱由数个短促鼻音起始,接几对略低沉的双音,节奏分明,间隔不定。群体合唱时多只同时发出不同短句,形成突然爆发的喧嚷声。常见单声或断续的粗糙“chew”叫,多变异。黎明偶有歌声,晨昏觅食时最为喧闹,通常自中层枝叶间隐蔽处发出。
生活习性:留鸟,无明显迁徙。主要活动于低地及中海拔的林缘、灌丛、河岸植被、果园、红树林后方及人类住区花园等次生环境,喜中层及树冠下层觅食。多以小家庭群或成对活动,偶混群。主食各种果实如无花果、番石榴、芒果、番木瓜等,兼食少量甲虫及毛虫,常在低处至地面取食,亦上树中层。
生长繁殖:繁殖资料有限,推测与淡喉绿鸫鹎相似。冈比亚记录7月及11–12月筑巢,马里11月,尼日利亚5–8月,喀麦隆3月见衔材。巢置于2–10米高的树叉或棕榈叶间,常位于庭园或近人居的芒果等浓密乔木中;巢为小枝、根须、枯叶与蛛网构成的杯状,内衬木麻黄叶等。或具合作繁殖行为,尚待证实。
区别辨识:本种与同属淡喉绿鸫鹎及其白喉亚种A. flavigula soror的区别在于:喉部亮黄而非淡黄白;胸腹灰橄榄褐,无大片淡灰白中腹;尾相对较长。与西须冠鹎等森林型鸫鹎相比,体型更修长,尾无红褐色,且栖于非密林环境。鼓喉行为及嘈杂群声亦为辨识要点。
保护现状:IUCN: LC(无危)。虽局部被视为稀少,但总体在广阔分布区内普遍至局部丰富,且适应次生及人类改造环境,未来前景稳定。
地理分布:繁殖区与非繁殖区一致,分布于西非至中非的塞内冈比亚、几内亚比绍、西南马里,东经几内亚、塞拉利昂、象牙海岸、加纳南部、多哥、贝宁南部,至尼日利亚、北喀麦隆(阿达马瓦高原)及中非共和国西北部;近期在乍得南部亦有记录。
其他:系统分类上,本种与淡喉绿鸫鹎曾归入Chlorocichla属,但分子研究表明其与斑鹎及沼泽鹎更近,故恢复使用Atimastillas属。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黄喉绿鸫鹎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黄喉绿鸫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