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䴙䴘(英文名:Colombian Grebe,学名:Podiceps andinus),是䴙䴘目䴙䴘科䴙䴘属的鸟类。曾广泛存在于哥伦比亚安第斯山脉东部的博戈塔高原湿地,特别是托塔湖(L Tota)。与黑颈䴙䴘关系密切,有时被认为是其亚种。该物种已无法飞行。
外形特征:成鸟在繁殖季节头部大部分为黑色,头顶略带暗灰色,有黄色和栗色的耳羽;前颈和胸部为栗色;后颈和上身黑色,翅膀上有白色大斑块位于次级飞羽后方及部分内侧主飞羽;两侧和腹面为黄褐色,腹部白色;虹膜红色,眼圈橙黄至粉红;喙黑色,腿深绿灰色。非繁殖季节相似,但喉咙和前颈可能有白色斑点。雄雌相似,幼鸟描述不明。
鸣叫特征:鸣叫特征未知。
生活习性:栖息于淡水湖泊和开阔水域,周围有高大的芦苇床,浅水区有沉水和浮水植被。曾局限于博戈塔高原的托塔湖,海拔约3015米。主要依赖水生昆虫,可能通过树叶捕食。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有限,据知数只雌鸟在8月准备产卵,主要繁殖季节可能是8月至9月。后续信息缺失。
区别辨识:与黑颈䴙䴘相比,前颈和胸部为栗色而非黑色,耳羽下方羽毛颜色更深,更偏栗色,头顶较高,翅膀较短,喙略重。两者地理隔离。
保护现状:IUCN:EX(已灭绝)。最后一次记录于1977年,自1981和1982年的详尽调查后,再无发现。主要因湿地排水、外来彩虹鳟鱼引入、农药污染、芦苇收割和狩猎导致灭绝。
地理分布:南美洲,分布于哥伦比亚中部安第斯山脉东部的博戈塔高原湿地,特别是托塔湖。
其他:由于农业灌溉导致的人工降低水位,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负面影响,如农药污染、湿地退化和外来物种入侵,是其数量锐减并最终灭绝的关键原因。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哥伦比亚䴙䴘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