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䴙䴘

Great Crested Grebe Podiceps cristatus

凤头䴙䴘(英文名:Great Crested Grebe,学名:Podiceps cristatus),是䴙䴘目䴙䴘科䴙䴘属的鸟类。俗称: 张八狗或水老鸹,是䴙䴘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身长约50厘米,姿态优雅。其特征为修长的颈部,深色的羽冠,下体接近白色,上体纯灰褐色。繁殖期成鸟颈背呈栗色,颈项具有鬃毛状的装饰性羽毛。脸部侧面白色延伸过眼睛,嘴型细长。分布于温带欧亚大陆、非洲东北部至南部、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南岛。

外形特征:凤头䴙䴘体型较大,颈部修长,身长可达46至61厘米,体重在596至1490克之间。繁殖羽时,脸颊呈现美丽的黄褐色,羽冠黑色(通常不竖起)。非繁殖羽时,脸部和颈部呈亮白色,眼周有一条深色贯眼纹。成年个体在繁殖季节有黑色顶冠,后颈灰暗,上体暗棕色,翼上有白色斑块和条纹,腹部白色,下体混有富丽的黄褐色。幼鸟与非繁殖期成鸟相似,但头部和颈部有黑褐色条纹,次级飞羽更灰,喙呈肉粉色,尖端较暗。

鸣叫特征:繁殖季节非常活跃,发出各种粗哑的喉音,包括响亮、有力、滚动的“errrra-arrr”声,常伴随后续的低沉呻吟,也有较短的“krrru”叫声。在展示头部摇晃时,会发出一系列‘vrek’或‘gung’音符和粗哑的哼哼声。长距离威胁时发出一系列响亮的‘rah’吠叫声,近距离威胁时则发出咆哮和嘶嘶声。雏鸟乞食时会发出哨音和尖叫。

生活习性:偏好有植被边缘的淡水湖泊,包括水库、池塘、鱼塘、采石坑和装饰湖,也会出现在河流的缓流区域。热带非洲的高山湖泊(高达3000米以上)和新西兰的高山湖泊(约1000米)都有其踪迹。非繁殖季分散至海岸、河口和大而开阔的湖泊或水库。主要以大尺寸鱼类为食,也吃多种昆虫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如甲壳类、软体动物和两栖类。以潜水为主要觅食技巧,平均持续时间为18至26秒。

生长繁殖:繁殖期主要在4月至7月(1月至9月)的欧洲,全年在热带非洲繁殖,高峰期通常在雨季之后,在南非西部春季和东部秋季/冬季繁殖。繁殖期通常只养育一窝,偶尔两次,罕见三次。巢为浮在水面的平台,由水生植物构成。每窝产3至5枚卵,孵化期为25至31天,雏鸟的绒羽头部和颈部为白色,背部为淡灰色,有深棕色条纹,71至79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同类物种相比,凤头䴙䴘的颈部更长,嘴形细长,脸部白色延伸过眼,与赤颈䴙䴘明显区别。幼鸟头部和颈部有明显的黑白条纹,成年后消失。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全球估计有920,000至1,400,000只个体,曾经在19世纪因猎杀而数量锐减,但自1970年代起,随着气候变暖和水质改善,种群在北欧和西北欧地区有所恢复和增加。在亚洲,尤其是日本,从1963年起数量增多,但在非洲某些地区因过度捕鱼和外来物种引入而减少。

地理分布:分布于温带欧亚大陆,局部出现在印度西北部,直至俄罗斯东北部、中国东北部和日本中北部,非洲东北部、东部和南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南岛。

其他:历史上,凤头䴙䴘曾因狩猎几乎灭绝,尤其是为了获取用于装饰女士帽子和服装的头饰羽毛。在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成立以帮助保护这一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凤头䴙䴘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