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青山雀(英文名:African Blue Tit,学名:Cyanistes teneriffae),是雀形目山雀科蓝山雀属的鸟类。显著特征为背部深蓝色,比青山雀更鲜艳,无绿色调,眼纹较窄。分布于北非和加那利群岛,常见于温带森林。
外形特征:体长约11至12厘米,重约10克。头部特征明显,前额、眉线至颈背中央白色,冠部深蓝色有光泽,逐渐变为黑色,眼纹和颊部黑色。上体灰蓝色,尾羽深石板蓝,翼覆羽灰带深蓝边缘,飞羽暗灰色带亮蓝边,下体深黄色,腹侧有暗色线。幼鸟头部黄色,冠部和上体绿蓝,尾羽和翼覆羽边缘蓝,脸和下体黄色,随年龄增长变白。不同亚种在羽毛色彩和标记上有差异。
鸣叫特征:鸣声多样,包括一系列重复的音符,如有力而悦耳的“chi-chi-chirichi-chichiri”、不太旋律的“chi-iss-chi-chi”、“iss-chichichiuu”、活泼的“chivichi-chivichi”和音乐般的“chillu-chillu-chi”。警报声为响亮、振颤的“cher-er-er-er-er-g”。La Palma岛上的亚种声音独特,类似欧亚大山雀的鸣叫。
生活习性:栖息于从低地混合灌木林到高山松林的各种木质环境,高度可达1800米。常成对或小群活动,善于在树冠和灌木丛中觅食,主要以小型蝴蝶、蚜虫和甲虫为食。全年居民,幼鸟不离巢区。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2月至7月,可能也在10月至1月。筑巢材料包括苔藓、松针、树叶和羽毛,通常建在距地面3米内的树洞、岩隙或地面。每窝产卵3至6枚,具体繁殖细节未知。
区别辨识:与青山雀相比,背部颜色更鲜艳,无绿色调,眼纹较窄。不同亚种在羽毛颜色和标记的显着性上有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特内里费岛和大加那利岛普遍常见,但在富埃特文图拉岛和兰萨罗特岛稀少或局部分布。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北非、加那利群岛(西班牙)、意大利的潘泰莱里亚岛。在特内里费岛和大加那利岛广泛分布,但在富埃特文图拉岛和兰萨罗特岛仅局部存在。
其他:曾被认为是蓝山雀的一个亚种,后被提升为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非洲青山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非洲青山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