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蓝鹊(英文名:Red-billed Blue Magpie,学名:Urocissa erythroryncha),是雀形目鸦科蓝鹊属的鸟类。俗称: 赤尾山鸦、长尾山鹊、长尾巴练、长山鹊、山鹧,体长53-68厘米,尾羽异常长,上身为亮丽的蓝色,头部黑色,红嘴红脚,常在林缘地带、灌丛乃至村庄活动,性情喧闹,结小群生活。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和动物尸体为食,常在地面觅食。
外形特征:红嘴蓝鹊体型中等,全长约53-68厘米,体重145-192克(雄鸟)和106-155克(雌鸟)。其显著特征为亮蓝色的羽毛,头部至前胸及肩部为丝绒般的黑色,背部略带淡紫色。尾羽异常长,末端呈白色,中央一对尾羽比相邻的长40-50%,向下垂坠。头部后方和颈背的羽毛顶端带有广泛的白色,形成斑点或白色的区域。翅膀上方的羽毛为明亮的蓝色,带有紫罗兰色调,翼尖和次级飞羽的边缘为白色,伴有狭窄的暗色亚端线。尾羽为紫罗兰蓝色,带有宽大的白色尖端和黑色亚端横纹,白色尖端在较短的外侧尾羽上更为突出。下体自上胸部以下为灰白色,轻微泛灰色,尾下覆羽更白,虹膜深棕色,喙和腿为红粉色至珊瑚红色。幼鸟较成鸟暗淡,喉部、面部和胸部中心为白色,留下黑色面具覆盖面部和颈部侧面,喙和腿为暗灰色,逐渐变为暗黄色。
鸣叫特征:红嘴蓝鹊发出响亮的金属般清脆的‘penk-penk-penk…’接触叫声,作为其存在标志。其他鸣叫包括刺耳的‘quiv-pig-pig’,柔和的‘beeee-trk’和低沉的‘kluk’。还有一种尖锐的断音‘cha-chak, cha-chak’,可以重复成喋喋不休的声音;以及持续的高音尖叫,和各种口哨声和咔哒声。它们是多才多艺的模仿者,能模仿黑巨松鼠、蛇雕、鹰雕、褐耳鹰和斑翅凤头鹃的叫声。
生活习性:红嘴蓝鹊主要栖息于山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次生林,偶尔出现在竹林、林缘疏林和村庄附近的树木上。它们的活动范围广泛,包括从山脚平原到海拔3500米的高原山地。红嘴蓝鹊性喜群栖,通常成3至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飞行时呈鱼贯式穿飞,姿态优雅。它们在林间滑翔,尾羽随风舒展,呈现波浪状的美感。红嘴蓝鹊的食物多样,既吃昆虫,如地老虎、金龟子、蝼蛄、蝗虫和毛虫,也食植物果实和种子,有时会攻击其他鸟类的幼雏和鸟卵。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5月至7月,红嘴蓝鹊在树木侧枝或高大竹林上筑巢,巢呈碗状,主要由枯枝、枯草、须根和苔藓构成,离地2至8米。巢的外径17至24厘米,内径10至17厘米,高8至14厘米,深4至7厘米。每窝产卵3至6枚,多为4至5枚,卵为卵圆形,土黄色、淡褐色或绿褐色,带有紫色、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大小约为31至36毫米×23至24毫米,平均重量7至8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为晚成性。
区别辨识:红嘴蓝鹊与台湾蓝鹊的区别在于,红嘴蓝鹊具有红眼和白腹,而台湾蓝鹊则为黄眼和蓝腹,台湾蓝鹊的羽色更加湛蓝,头部中央的羽毛不像红嘴蓝鹊那样带白色。红嘴蓝鹊与其他相似物种的区别在于更蓝的外观、更广泛的白色斑点和头顶的白色,以及红色的喙。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红嘴蓝鹊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东南亚,包括印度北部、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中国中部及东部,直至中国西南部的满洲里。在中国,它们适应了城市环境,常见于北京和香港等大城市。
其他:红嘴蓝鹊因其长尾不适合圈养,故不应捕捉。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嘴蓝鹊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