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耳鹰(英文名:Shikra,学名:Accipiter badius),是鹰形目鹰科鹰属的鸟类。又称: 褐耳苍鹰,常见于亚洲和非洲的干树林与灌木丛地带。也被称作小带斑苍鹰,拥有锐利的双色瞳孔——雄鸟的虹膜呈红色,雌鸟则为黄橙色或深黄色。其上体颜色为蓝灰色,带有细密的棕橙色横纹,尾部有狭窄的暗色条纹。幼鸟则呈现更褐色的外观,具有明显的髭纹和斑驳的下体。广泛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多个地区。
外形特征:褐耳鹰体型较小,长度在25至44.5厘米之间,体重介于100至266克,展翼宽度雄鸟个体为48至56厘米,雌鸟则为56至68厘米。这种鹰拥有相对厚实的体态,喙部突出的钩状齿状结构明显,翅膀较短,尾巴较长,腿和脚趾较短。头部具淡绿黄色的蜡状膜,眼睛颜色因性别和区域而异,从深红到几乎黑色。尾羽中央部分无条纹,呈现单一的灰色。雄鸟通常有赤褐色的颈圈,而雌鸟比雄鸟大10%,重约40%,上体颜色更深,下体的条纹更宽泛且较少赤褐色。幼鸟的胸部有棕色斑点,侧腹有条纹,眼睛最初为暗灰色,喉部有一条黑色线纹。
鸣叫特征:褐耳鹰的叫声在繁殖季节尤其响亮,包括尖锐的“piu-piu-piu”声,雌鸟在飞行和栖息时都会发出,还有尖厉的“kwit-kwit”声,响亮的“kee-kee-kee-kee-kee”展示叫声,以及雌雄间的互鸣“kewick”(雄鸟)和“kiew”(雌鸟)。
生活习性:褐耳鹰栖息在干燥的林地和灌木丛,包括落叶林、稀树草原,从干旱的草原到湿润的密林,偏好阔叶林,很少在针叶林中被发现。它们也能在小型的异国树木种植园和城市花园中找到栖身之所。海拔高度从海平面到2000米,偶尔可达3000米。它们在秋季迁徙,从帕拉尔地区南迁,经过阿拉伯半岛,到达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印度和东南亚,部分个体在里海南部过冬。
生长繁殖:繁殖期通常在旱季结束时,从3月到6月在东南亚,3月至8月在斯里兰卡,1月至6月在印度,1月至5月在苏门答腊,1月至5月在非洲西部和东北部,全年可能在东非(主要是4月至5月在索马里),8月至1月在南非(高峰在9月至12月)。筑巢由双方共同完成,巢为浅碟状,由树枝制成,内衬树皮碎片,有时会有叶子。巢通常建在离地5至16米的树叉或水平枝上,产卵数通常为2至3枚,在非洲,3至4枚在印度,3至4枚在阿塞拜疆,卵为淡蓝白色,孵化期为30天。
区别辨识:与东雀鹰相似,但下体颜色更浅,尾下的条纹更少,更不明显,后者罕见地具有如此突出的中线。不同亚种在体型和羽毛颜色上有所差异,如poliopsis体型最大,cenchroides次之,badius在亚洲最小;在非洲,sphenurus比polyzonoides更大。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和欧亚南部。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于山地和平原森林、有稀疏树木的农田、草地、草原和荒漠地带,偶尔在公园、果园、村庄和城市上空可见。
其他:褐耳鹰是非洲和印度最常见的小型猛禽之一,常在人类居住地附近频繁出现。在阿拉伯地区,尽管数量不多,但已确认在迪拜和科威特等地出现。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褐耳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