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阔嘴鹟(英文名:Paperbark Flycatcher,学名:Myiagra nana),是雀形目王鹟科阔嘴鹟属的鸟类。体型健壮,拥有相对较长的尾巴和厚实的喙。其黑色光亮的上体与鲜亮的白色下体形成鲜明对比。雌鸟可能在胸部上方显示出浅黄色斑块。该物种主要栖息于热带林地和河岸生境,在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广泛分布。
外形特征:小阔嘴鹟与大阔嘴鹟在外形上有相似之处,但体型更小,仅为其南方近亲的三分之二重。它具有较短而宽的喙,以及较长而粗壮的鼻须。头部和背部呈现出相同的光泽黑色,而与大阔嘴鹟的略显苍白的石板灰色背部分化明显。
鸣叫特征:小阔嘴鹟发出响亮清晰的哨声“tui-tui-tui”,以及独特的嗡嗡声,类似剪刀磨砺的声音,这在大阔嘴鹟中几乎听不到。
生活习性:这种鸟在湿地环境中生活,常在地面或水边觅食。它在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的热带林地、河岸林地和干河床林地中可见。小阔嘴鹟通常以成对或单独的形式出现,当搜寻食物时会不安分地左右摆动尾巴,有时甚至会在低空盘旋。
生长繁殖:在新几内亚的繁殖习性尚未被详细描述。而在澳大利亚北部,繁殖期从11月持续到次年1月。它们的巢是一个精巧的杯状结构,由树皮碎片和草茎构成,通常建在靠近水源的枯死灌木的分叉处。巢中产下一枚带有红褐色和灰色斑点的白色蛋。
区别辨识:与大阔嘴鹟相比,小阔嘴鹟的体型较小,喙更短更宽,且其叫声中缺乏后者特有的‘剪刀磨砺’声音。此外,两者的分布范围互不重叠,尽管在北昆士兰它们的范围相邻,但没有迹象表明存在物种间的杂交。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小阔嘴鹟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从西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向东横跨北领地的顶端,直至西北昆士兰州的海湾国家和西南部的开普约克半岛,以及托雷斯海峡的塞拜岛。在新几内亚,从默拉克向东延伸至中弗莱区的本斯巴赫河。在澳大利亚,该物种居住于热带桉树林、纸皮树树林和干燥的河岸树林。在新几内亚,常见于河流泛滥平原和草原边缘的灌木丛、半淹没的树木和莎草地上。
其他:直到1999年,Schodde和Mason确认了小阔嘴鹟与大阔嘴鹟之间明显的差异性和两地种群间缺乏过渡现象,才将其从大阔嘴鹟的亚种地位中独立出来,确立为一个独立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小阔嘴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