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印度树鸭(英文名:West Indian Whistling Duck,学名:Dendrocygna arborea),是雁形目鸭科树鸭属的鸟类。一种大型水鸭,介于大鸭和鹅之间。其特征为黑冠、浅棕色脸颊,深褐色背部、胸部和翅膀,腹部带黑白斑纹,侧翼黑色,长喙和腿均为灰黑色。广泛分布于西印度群岛,包括巴哈马、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北小安的列斯群岛(南至多米尼加)。
外形特征:西印度树鸭身长48-58厘米,体重雄鸟760-1240克,雌鸟800-1320克。成鸟具有明显的黑冠、浅棕色脸颊,背部、胸部和翅膀呈深褐色,腹部黑白相间,侧翼带有条纹而非斑点,与茶色树鸭相比体型略大,且后者下体颜色为棕黄色,侧翼有明显白纹,飞行时上翼为深色。幼鸟色彩较为暗淡,侧翼斑点不明显,缺乏暗色颈环,约一年达到成年羽色。
鸣叫特征:鸣叫为响亮尖锐的哨音,通常在受惊或飞行时发出,连续的‘pip-pip-pip-weeeeeaaaa’声。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红树林、沼泽区、咸淡水池塘、湿地和滩涂,也见于林缘沼泽和被植物环绕的水塘及溪流。偏好隐蔽于高草丛或荷叶下,通常夜间、黄昏和黎明时分活动,偶尔日间在密林中休息。以稻谷、作物幼苗、青草和水生植物为主食,辅以昆虫、螺、蜗牛、软体动物、蛙和小鱼。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因地区而异,可能全年均可繁殖,尤其是在牙买加和开曼群岛。筑巢于树上,如红树林树洞、树枝或附生植物中,或地面,巢由草叶和草茎构成。每窝产卵6-12枚(平均约7-8枚),偶尔多达16枚,卵色奶油白。孵化期约为30天,由双亲轮流孵化。雏鸟出生时体重约36.6克,父母双方会陪伴雏鸟直至离巢,并在离巢后数月继续照顾。
区别辨识:与茶色树鸭的区别在于后者侧翼为条纹而非斑点,且颜色更明亮。此外,幼鸟与成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色彩暗淡和侧翼斑点不明显。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种群分散,面临严重下降趋势。在古巴和海地,由于湿地破坏和过度狩猎,数量显著减少。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印度群岛,包括巴哈马、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北小安的列斯群岛,最南至多米尼加。
其他:在古巴和巴哈马的一些地区被视为农业害鸟,因其喜食稻谷。在开曼群岛、巴布达岛等地数量相对较多。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西印度树鸭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西印度树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