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色树鸭(英文名:Fulvous Whistling Duck,学名:Dendrocygna bicolor),是雁形目鸭科树鸭属的鸟类。全球热带区域广泛分布的水禽。其主要特征为红褐色的羽毛,颈长腿长,喙灰暗。在飞行时,其全黑的翅膀与富丽的红褐色体羽形成鲜明对比。分布于墨西哥、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美国南部、非洲次撒哈拉以南地区及印度次大陆。
外形特征:茶色树鸭体型中等,长度约45至53厘米,雄鸟体重440至1050克,雌鸟500至1000克。整体呈鹅样外观,长腿和颈使其看起来较高。成年个体头部、颈部和胸部呈深浅不一的红褐色,背部较暗,翼和尾部为深棕色。侧面有白色条纹,下体为肉桂色。雌鸟较雄鸟稍小,色泽略淡。幼鸟色泽较淡,上体更苍白,显得总体较为暗淡。
鸣叫特征:发出清晰的哨声,"kee-wee-ooo",在地面或飞行中皆可听到,常在夜间鸣叫。争斗时发出尖锐的重复"kee"声。
生活习性:偏好低地湿地和稻田等开阔地带,避免林区。日间和夜间均活动,通常成群结队,通过翻转身体觅食,偶尔潜水。飞行时低空移动,脚部拖后,通常形成松散的群体而非紧密编队。
生长繁殖:繁殖期与水源和食物的可获得性同步。在南美和南非,主要繁殖期为12月至2月;尼日利亚为7月至12月;北美为5月中旬至8月。筑巢于地面或稻田中,有时利用树洞。通常产卵间隔24至36小时,平均每次产卵10枚,孵化期约为24至29天。雏鸟孵化后不久便能离巢,约9周后羽毛丰满。
区别辨识:与黑腹树鸭相比,茶色树鸭飞行时翅膀全黑,无明显白斑。幼鸟与少部分其他树鸭属物种相似,但可通过头部颜色区分。成年雌雄差异在于雌鸟冠部和颈背的黑色更深。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的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南加州,佛罗里达州南部和中东部;非繁殖季节分布扩展至密西西比河流域,大湖东部地区,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直至加拿大南部。
其他:近年来,茶色树鸭在美国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特别是在水稻种植区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茶色树鸭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茶色树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