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眶风鹱

Spectacled Petrel Procellaria conspicillata

白眶风鹱(英文名:Spectacled Petrel,学名:Procellaria conspicillata),是鹱形目鹱科风鹱属的鸟类。以其独特的白色‘眼镜’状面部特征而闻名。这种鹱主要栖息于南大西洋温暖海域,仅在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的不可达岛繁殖。其外观特征显著,体型较大,体重介于1010至1315克之间,全身大部分呈深黑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复杂的白色头部图案,形成类似眼镜的轮廓。

外形特征:白眶风鹱体长约55厘米,体型庞大且肌肉发达,全身几乎全黑,呈现出烟熏般的褐色至黑色。最显著的特征是其脸部的白色‘眼镜’图案,由宽阔的白色条带组成,从下巴延伸至耳羽后方,环绕颈部,同时从前额横跨到眼睛上方。翅膀下方的羽毛可能显现出银色光泽。虹膜颜色深,喙呈淡黄色或角质色,边缘、鼻孔和喙尖有明显的黑色线条,腿和脚为黑色。性别相似,但在大多数参数上雄鸟平均体型稍大。幼鸟与成鸟外观一致。

鸣叫特征:白眶风鹱有两种主要的叫声类型,一是在繁殖地附近发出的延长的咔嗒声,类似于白颏风鹱的声音,但音调更深沉、更短促;另一种是描述为和谐而复杂的呻吟声,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

生活习性:白眶风鹱主要栖息于南大西洋的较深且较暖的水域,它们的繁殖地仅限于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的不可达岛上,海拔高度在380至500米之间。在海上,它们广泛分散于南大西洋,历史上曾大量出现在福克兰群岛附近的水域。它们的饮食主要包括鱿鱼、甲壳类动物和鱼类,也会在渔船周围捡拾废弃物。

生长繁殖:繁殖活动通常从10月下半月开始,比白颏风鹱早五周左右。孵化发生在12月,雏鸟在3月离巢。它们在黄昏和白天访问繁殖地,尤其是在下午晚些时候。它们在沼泽地和河谷边的较为深邃的自挖洞穴中筑巢,通常在稀疏的草丛或匍匐树下。每窝产一枚白色的蛋,平均尺寸为81.1毫米×54.6毫米,重约129.8克。雏鸟出生时已展示成年个体的头部标记。

区别辨识:白眶风鹱白颏风鹱的区别在于头部的白色图案,后者似乎从未显示出类似的眼镜状白色标记。此外,白眶风鹱的繁殖时间更早,繁殖地点也更为北移。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白眶风鹱繁殖于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的不可达岛。非繁殖季节,它们分布于南大西洋的温带海域,向西可达巴西南部至阿根廷北部,向东至南非西南部。

其他:历史上,白眶风鹱的数量因猪的引入而受到威胁,但自猪被清除后,其数量有所恢复。然而,它们仍然面临来自长线渔业的意外捕获威胁,每年有数百只鸟因此丧生。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眶风鹱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