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圆尾鹱(英文名:Atlantic Petrel,学名:Pterodroma incerta),是鹱形目鹱科圆尾鹱属的鸟类。拥有强大的身躯,羽毛呈深色,腹部白色,头羽在磨损后可能显灰色。主要在南大西洋戈夫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繁殖,是该区域的重要物种。
外形特征:大西洋圆尾鹱体型健壮,长度约40至43厘米,重量介于420至720克之间,翼展可达104厘米。其外观两色分明,除白色腹部和胸部外,全身羽毛呈深棕色,头部、腹部下方和尾羽覆羽均为黑色,眼周有较暗斑块。主飞羽基部颜色稍淡,整体色调在旧羽毛状态下更显灰白,尤其是头部,喉部可能泛白,面部暗斑对比更明显。虹膜深褐色,喙黑色,腿为淡肉粉色,脚趾末端呈黑灰色。性别间差异不大。幼鸟新羽状态下,背羽尖端略带灰色。
鸣叫特征:其叫声被认为与灰翅圆尾鹱相似。
生活习性:大西洋圆尾鹱主要栖息于海洋环境,远离陆地繁殖地时,高度海洋化。繁殖期间,它们占据戈夫岛海拔50至600米的山脊,尤其在300米以下的沿海苔草和蕨丛生境中筑巢。非繁殖季节,它们分散于南大西洋,活动范围从南美洲东海岸至南非附近海域,甚至进入印度洋。以头足类为主食,包括多种乌贼,也摄食中层水域鱼类(如灯笼鱼)和甲壳类动物。
生长繁殖:冬季繁殖,通常于3月底至4月底返回繁殖地进行求偶和巢穴修缮,随后离巢进行产卵前的迁徙,持续约50天。产卵期在6月中旬至7月,孵化期大约55天,雏鸟孵化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幼鸟成长周期长达138天左右,是Pterodroma属中最长的之一,日增重仅约4克。首次繁殖年龄、繁殖频率和生存率未知。
区别辨识:与其它具有白色腹部的深色鹱相比,大西洋圆尾鹱的翼型和飞行动作不同,且在滑翔顶部会拍打翅膀,而大多数Pterodroma种类不会。此外,它与克岛圆尾鹱的区别在于头部更饱满、颈部较粗短、喙相对短小,尾巴更短宽。
保护现状:IUCN:EN(濒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南大西洋的戈夫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非繁殖期广泛分布于南大西洋,南至巴西南部、乌拉圭、阿根廷和非洲西南部。
其他:历史上,大西洋圆尾鹱因人类捕猎和鼠害威胁而数量锐减,目前正受到严格保护。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大西洋圆尾鹱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