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脸圆尾鹱(英文名:Grey-faced Petrel,学名:Pterodroma gouldi),是鹱形目鹱科圆尾鹱属的鸟类。大型、全暗色的燕鸥,主要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外的岛屿和海岸边的悬崖上,以及南冰洋和西南太平洋的温带及亚热带海域。其显著特征为灰色的面部、下巴和喉咙,以及粗壮的喙。在新西兰,它们在北岛附近的离岸岛屿以及部分大陆的悬崖和海岬上筑巢繁殖。
外形特征:体长约42至45厘米,平均体重约为550克,翼展可达105至113厘米。全身呈深黑色,与黑脚信天翁颜色相似,喙部黑色,基部和喉部有淡灰色至肉色的羽毛。翅膀长而窄,能进行浮力式的飞行。相较于灰翅圆尾鹱,本种略大,喙部较厚实,前额和喉咙中央有浅灰色区域,眼睛周围的暗色区域不那么明显,仅限于眼前方。
鸣叫特征:飞行时在繁殖区域上方会发出‘o-hi’或‘o-hoe’的叫声,而在陆地或洞穴中则会发出响亮的‘si-si-si’声。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海洋环境,高度远洋。繁殖于新西兰北岛周边的岛屿和海岬。非繁殖季节,它们会访问塔斯曼海西部,新南威尔士州外海,以及南至新喀里多尼亚南部海域。夜间觅食为主,以头足类、鱼类和甲壳类为主要食物来源,通过俯冲和表面捕获获取食物。有时会在拖网渔船附近觅食。
生长繁殖:冬季繁殖,2月返回繁殖地,随后进行约50至60天的产卵前迁徙。产卵期从6月末至7月初,持续约一个月,幼鸟在12月末离巢。单产一枚白色蛋,孵化期51至58天,由双亲轮流孵化,每轮约17天。幼鸟孵化后2至3天内被父母留在洞穴中,之后每4至6周喂食一次,直至108至128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灰翅圆尾鹱相比,本种略大,喙部更厚实,前额和喉咙有浅灰色区域,眼睛周围暗色区域不明显。与Providence和Kermadec Petrels相比,后者翅膀下有白色斑块,而短嘴圆尾鹱体型较小,喙短,翅膀下有淡色边缘。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新西兰北岛周边的岛屿和海岬,非繁殖期分布于塔斯曼海西部、澳大利亚东部海域,以及南至新喀里多尼亚南部海域。
其他:尽管受到挪威鼠的威胁,但在新西兰一些地区的繁殖成功率已有所恢复,这得益于捕食者的控制措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灰脸圆尾鹱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