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鵙

Common Woodshrike Tephrodornis pondicerianus

林鵙(英文名:Common Woodshrike,学名:Tephrodornis pondicerianus),是雀形目钩嘴鵙科林鵙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鸟类,上体灰褐色,面部有黑色面罩,臀部白色,尾巴灰色带白色外缘羽毛。喙呈强烈钩状,暗灰褐色。下体白色,与西钩嘴林鵙和大型鵙相似,但在较干燥的森林中更为常见。白眉显著。栖息于干燥森林和灌木丛地带。

外形特征:雄鸟标本体长13至18厘米,体重18至27克。上体棕灰色,头部有明显的白色眉纹,眼周至耳羽黑色,臀部羽毛带小白色尖端,尾羽黑色,外侧两对尾羽白色,端部有黑色斑点。脸颊和下巴白色,喉部和下体白色,胸部淡灰,有时新鲜羽毛带粉色调。腋下和翼下覆羽灰白色。虹膜暗黄色,喙暗褐色,腿暗灰色。雌鸟类似雄鸟,但面罩略浅。幼鸟上体更棕色,头顶和颈背有白色斑点,上翼覆羽有宽白色尖端,喉侧和胸部有斑驳的暗褐色。成鸟的亚成体特征未完全描述。亚种pallidus比标本更苍白,上方更灰,下方奶油色;orientis更暗,上方深棕色,有白色臀带,强烈的白色眉纹,下方有强烈的棕色色调。

鸣叫特征:明亮快速的鸣唱开始于两个尖锐的'wheeet'音符,随后是一系列下降的短音符。叫声多样,但通常听起来像是歌曲的孤立片段。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的龙脑香森林、干落叶森林、次生林、竹林、荆棘灌木、Olea cuspidata灌木林、巴基斯坦的林地、果园、桉树种植园、花园、树篱和干燥开阔地带带有散落的树木。主要生活在低地,海拔主要低于400米,局部可达1600米。常以成对或5至8个个体的小群体出现,经常加入混合物种觅食队伍,尤其是与红喉姬鹟、扇尾莺和偶尔与大型鵙一起。在树冠层搜索昆虫,也会飞扑捕食飞行中的昆虫,有时在地上取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主要为2月至7月,印度则为1月至9月,尤其3月至5月。一夫一妻制。巢由双方共同建造,大约4至5天,小而整洁的浅杯状巢,由苔藓、地衣、树皮或根构成,用蛛丝粘合,内部铺有毛发或植物绒毛,放置于树干水平叉处,高度2至9米,通常低于6米,有时隐藏在茂密的树叶中。每窝产卵2至4枚,卵呈淡绿灰色或乳白色,带有红棕色、紫棕色和灰色斑点,平均大小19毫米×15.1毫米,间隔约24小时产下一枚,孵化期约14至16天,由双方轮流孵卵。雏鸟孵化时盲眼无毛,之后获得深灰色绒毛,由双方喂养,但没有关于离巢期的信息。

区别辨识:与大型鵙和西钩嘴林鵙相似,但体型较小,喙较小,有白色眉纹和白色外侧尾羽。亚种间颜色差异明显,如pallidus和orientis。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其分布范围内相当普遍。在印度次大陆广泛分布且常见;尼泊尔局部地区较为常见。东南亚常见。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在亚洲,主要栖息于薄森林和灌木丛生环境,从印度次大陆到东南亚。

其他:斯里兰卡的形态曾被视为亚种,现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即斯里兰卡林鵙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林鵙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