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鹱

Snow Petrel Pagodroma nivea

雪鹱(英文名:Snow Petrel,学名:Pagodroma nivea),是鹱形目鹱科雪鹱属的鸟类。以南极洲为家,甚至在地理南极点被观察到,与南极鹱和南极大贼鸥一同成为在该极点出现的三种鸟类之一。雪鹱拥有最南端的繁殖地,位于南极大陆内陆。

外形特征:雪鹱体型小,长度约30-40厘米,重量在202-570克之间,翼展可达75-95厘米。全身纯白,仅黑色喙和蓝灰色脚部例外。成年鸟的羽毛完全白色,带有黑色的绒羽底色。两性相似,但雌鸟平均比雄鸟小10%左右。幼鸟与成鸟相似,但上体可能有细微的灰色斑纹,远观仍呈白色。'major'亚种喙较粗壮,整体体型较大。

鸣叫特征:海上觅食群有时会发出类似雀类的啾啾叫声,而当双方在空中进行求偶展示时,会发出连续的‘churring’声。在地面,主要的叫声是一种粗哑的‘kaa-kaa-kaa-kaa’,频率由鸟的体重决定,因此个体越重,叫声越低沉,雄鸟的叫声始终比雌鸟低。此外,叫声的节奏也是性别特异的,具有个体识别性。

生活习性:雪鹱主要栖息于海洋环境,与浮冰紧密相关,主要出现在10-50%冰盖区域。它们不会在水上降落,偏好停留在冰山或浮冰上。繁殖于高达2500米的悬崖和岩壁,通常面向盛行风,以减少积雪堵塞巢穴的风险。食物主要包括磷虾、鱼类、鱿鱼和腐肉,如鲸脂、海豹尸体和胎盘、死亡海鸟和排泄物。使用嗅觉检测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10月底或11月初开始,雄鸟先返回繁殖地。交配发生在11月初,之后是为期12-20天的离巢期。产卵高度同步,集中在11月27日至12月13日之间,孵化期为41-49天,雏鸟在2月初至3月初离巢。单一生育,形成长期配偶关系。巢穴简单,由小石子、骨头、羽毛和固化的油脂稀疏铺垫。

区别辨识:雪鹱是唯一的全白色鹱,尾部形状、整体比例和飞行动作与其他白色海鸟(如白鸥, 和G. microrhyncha)明显不同,因为它们在地理上互不重叠。'major'亚种比普通种更大,喙更粗壮。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南极洲沿海线及至440公里内陆,包括南极半岛周边的卫星岛屿。非繁殖期分布在南极附近的浮冰海域。

其他:雪鹱面临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尤其是南极海域的温度升高和海冰覆盖面积的减少,这可能导致种群数量的显著下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雪鹱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雪鹱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