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吮蜜鸟

Buru Friarbird Philemon moluccensis

黑脸吮蜜鸟(英文名:Buru Friarbird,学名:Philemon moluccensis),是雀形目吸蜜鸟科吮蜜鸟属的大型灰褐色鸟类,其面部有一片暗色裸露皮肤,喙长而尖,略向下弯曲。分布于印尼摩鹿加群岛中的布鲁岛,栖息于各种林地环境。

外形特征:成年黑脸吮蜜鸟体长31至37厘米,全身灰褐色,刚换羽时略带橄榄色,逐渐变为较淡的棕色。头部侧面呈银白色至银灰色,耳羽处有短小的银色羽毛簇,脸部有大片黑色裸露皮肤覆盖眼窝至头部两侧。喉部至胸上部有细密的暗色条纹,其余下体颜色较浅,翼下呈淡锈色,尾羽端部及边缘深色。虹膜鲜红或红色,喙黑色,基部略带蓝黑色,腿蓝色至灰黑色。雌雄羽毛相似,雌鸟体型略小于雄鸟。幼鸟下喉及胸部侧面有淡黄色斑点或条纹,翅膀边缘有绿色或黄色痕迹。

鸣叫特征:发出多种声音,包括尖锐的‘skidup’警戒声,重复的‘chuwee-chow’和‘wee-o-wer’叫声,以及类似翠鸟的响亮流利‘yio-wheea’叫声及其变体,短促的‘ka wha’和硬朗的‘kawah’声。可能有二重唱行为。

生活习性:单独或成对活动,偏好森林、森林边缘和开阔的林区,包括低地和山地原始森林、季雨林、次生林、林地、红树林、受干扰和选择性砍伐的森林、农田和椰子种植园。海拔分布从海平面到1760米。据观察,似乎偏好有老树残留的开阔地带,常见于被砍伐的森林而非原始或次生林。被认为是留鸟,以中上层林间活动为主,性格嘈杂、好斗且显眼。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未知。

区别辨识:黑耳鹂大,面部暗色部分由裸露皮肤组成,喙更长且尖锐。与灰颈吮蜜鸟外观更为相似,而非东黑脸吮蜜鸟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限制分布物种,仅见于Buru EBA。总数量估计约920,000只,虽然常见,但因其单一岛屿分布,未来可能面临风险。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尼摩鹿加群岛中西部的布鲁岛。

其他:历史上曾与东黑脸吮蜜鸟归为同一物种,统称为‘黑脸吮蜜鸟’,现已确认为独立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脸吮蜜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