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冠园丁鸟(英文名:Tan-capped Catbird,学名:Ailuroedus geislerorum),是雀形目园丁鸟科绿园丁鸟属的大型、羞涩且体形粗壮的鸟类。主要分布在北新几内亚的低地和丘陵森林内部。具有浅棕色的冠羽,与白色脸颊和喉咙形成对比,黑色斑点不规则分布。其体型比北方或胡恩猫鸟小,活动于较低海拔,拥有独特的白色脸颊。
外形特征:全长约24.5厘米,体重范围为100至172克。头部中到橄榄棕色,耳羽、头部侧面和喉咙大多呈白色,带有黑色斑点;上颈部位淡黄色,黑色的羽毛尖端形成宽大的斑点状领圈;上身、上翼覆羽和上尾为鲜艳的鹦鹉绿色;下体为淡肉桂色,与胸部的大黑斑形成鲜明对比。虹膜深红色,喙部灰白色,腿部蓝灰色。雌雄羽毛相似,但雌鸟平均体型较小。幼鸟类似成鸟,但冠羽较暗淡,下体更淡,虹膜灰暗,喙部暗至黑色。
鸣叫特征:发出类似猫叫的鼻音喵叫,长时间的刺耳沙哑声,低沉的嘶嘶声或摩擦声。伴侣之间通过短暂高音的金属质感的‘tink’或‘chink’声保持联系。
生活习性:栖息于森林内部,偶尔出现在森林边缘;主要生活在低地和丘陵森林,有时也会出现在季雨林。海拔高度从海平面至800米,有时可达1200米。以水果和昆虫为主食,偶尔捕食小型成年鸟类和可能的巢中幼鸟。在树叶间觅食,主要在森林次生层活动,有时会到中层。单独、成对或家族群活动,有时与其他食果鸟类混群。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不同地区有所变化,记录显示1月、4月至6月和11月有产卵现象,雏鸟出现于5月至6月。在一些地方,繁殖模式为双峰型。形成永久性的社会一夫一妻制伴侣,在多功能领地中生活。求偶时,无声地在低矮植被和地面进行激烈的追逐,以及在树苗树干和枝条间跳跃。巢穴由坚固的树枝构成碗状,底部铺有少量大叶子,蛋窝浅凹,内衬强韧细茎。巢建在离地约2至3米高的地方,通常位于Pandanus树叶片基部或细叶树苗的上叉处。野外通常产1枚蛋,而圈养条件下产1至3枚蛋;孵化期为17至24天,雏鸟期为17至23天;仅雌鸟孵卵和育雏,但两性共同喂养幼鸟;一只野生幼鸟在离巢后超过3.5个月仍与父母同住。
区别辨识:与斑园丁鸟的区别在于体型较小,冠羽为无斑点的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独特的白色耳斑,以及明显的腹部黑色斑点。与白耳园丁鸟和赭胸园丁鸟有显著差异。
保护现状:IUCN:NE(未予评估)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新界,具体包括印尼亚彭岛(鸟头湾,新几内亚西北部)、新几内亚北部低地和北部分水岭,以及新几内亚东南部。
其他:2016年之前,赭胸园丁鸟被认为是与白耳园丁鸟同种。Martin Irestedt及其同事通过对白耳猫鸟物种复合体的遗传分析,发现存在三个独立的谱系:白耳园丁鸟分布于鸟头半岛,赭胸园丁鸟分布于新几内亚南部低地,而褐冠园丁鸟则位于新几内亚北部低地。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褐冠园丁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